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蘇東坡一生去過的西湖 到底有幾處?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6-4-12 22:08| 發布者: 對酒當歌| 查看: 3305| 評論: 0|來自: 國學網

摘要: 熙寧四年,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迫離開京城,赴杭州擔任通判。任上,蘇東坡寫下描寫西湖景色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元祐四年,蘇軾以龍 ...

熙寧四年,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迫離開京城,赴杭州擔任通判。任上,蘇東坡寫下描寫西湖景色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元祐四年,蘇軾以龍圖閣學士出任杭州知州,發現日夜思念的西湖,已是荒草叢生、湖水乾涸、到處淤泥,水光瀲灩早已無處尋找,山色空濛也非復往昔。面對衰敗景象,蘇東坡沒了閒情逸緻,下決心疏浚西湖

元祐六年,蘇軾被外放,擔任潁州知州。潁州城西北也有一西湖,長十里,廣二里,景象極佳,蘇東坡常宴賞於此,留下許多題詠。他曾將潁州西湖與杭州西湖相媲美,感嘆大千起滅一塵里,未覺杭潁誰雌雄

資料圖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看到這首膾炙人口的詠西湖詩,人們可能自然而然地會聯想起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確,在杭州的人文景觀與民間傳說中,有大量與蘇東坡有關的遺蹟:六橋煙柳的蘇堤、鮮美的東坡肉但最為著名的,大概還是西湖。正是蘇東坡在杭州為官時,組織人力興修水利、疏浚西湖,才給後人留下了這一處美景。如果沒有蘇東坡,很難想象今天杭州的西湖會是什麼樣的景象。

蘇東坡的一生中,大部分時間在各地為官。但有趣的是,他的足跡所到之處,往往都會有個西湖。對於這種巧合,古人曾有詩言:三處西湖一色秋,錢塘汝潁及羅浮。東坡原是西湖長,不到羅浮那得休。詩中道出了蘇東坡為官所到的三處西湖:杭州(錢塘)、潁州(汝潁)、惠州(羅浮)。其實,蘇東坡一生所到過的西湖,還不止這幾處,而且這些地方都與蘇東坡的命運息息相關。

湖州任上惹出烏台詩案

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蘇東坡調任湖州知州。在湖州長興縣西南,有一處西湖,又名吳越湖,相傳是吳王築吳城,輦土於此,遂成湖。而就是在湖州任上,發生了著名的烏台詩案。

案件的緣起是,蘇東坡到任後,按照慣例給皇帝上了謝表。在這份謝表的文辭里,他夾帶着一點小小的牢騷: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婉轉地表達了因不願苟同新法而遭新黨排擠的不滿。沒想到,這幾句話觸怒了朝中的新黨,他們以譏諷朝廷,妄自尊大為名,指責蘇東坡借賦詩誹謗新法,請求朝廷嚴加處置。

宋神宗遂命御史台選派官員,專程赴湖州,將蘇東坡押解來京,關進了御史台(俗稱烏台)的大牢。審理此案的御史指控蘇東坡謗訕朝廷指斥乘輿、包藏禍心,將案件移送大理寺,判處蘇東坡徒二年。但由於大臣們對此案判決的意見不一,最終宋神宗下詔,將蘇東坡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蘇東坡離開黃州,被任命為汝州知州。汝州城西有西湖,一名龍塘坡,其水四時不竭。但蘇東坡在赴任途中,由於長途跋涉、旅途勞頓,幼兒不幸夭折。考慮到汝州路途遙遠,且路費已盡,再加上喪子之痛,蘇東坡便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後得到朝廷批准。

不料,當他準備南返常州時,神宗駕崩。哲宗即位後,高太后執政,蘇東坡得到重用,被任命為翰林學士知制誥。但他因秉性耿直,又為執政的舊黨所不容。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他又被外放,擔任潁州知州。潁州城西北也有一西湖,長十里,廣二里,景象極佳,蘇東坡常宴賞於此,留下許多題詠。他曾在詩中將潁州西湖與杭州西湖相媲美,感嘆大千起滅一塵里,未覺杭潁誰雌雄。

惠州對景高歌滿林煙月

蘇東坡到過的西湖,一般都是因湖在城西而得名。但也有一些西湖,是因蘇東坡而得名的,惠州的西湖就是如此。高太后去世後,新黨再度執政。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蘇東坡被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蘇東坡在此地居住了三年。惠州城西有一個湖,據說原名為豐湖,蘇東坡見這裡的湖光山色堪與杭州相媲美,又因湖的位置在惠州城之西,於是改豐湖為西湖。

在這裡,留下了朝雲墓、六如亭以及他助款修築的蘇堤、西新橋、東新橋等遺蹟。那首著名的滿林煙月到西湖,也吟詠於此:夕陽飛絮亂平蕪,萬里春前一酒壺。鐵化雙魚沉遠素,劍分二嶺隔中區。花曾識面香仍好,鳥不知名聲自呼。夢想平生消未盡,滿林煙月到西湖。

宋徽宗即位後,蘇東坡移居廉州。廉州城西亦有一西湖,蘇東坡在那裡留下了西湖平,狀元生之語。

此外,還有一處西湖,也是因蘇東坡而得名的,那就是雷州西湖。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蘇東坡由惠州再貶儋州,途經雷州,與被貶於此的胞弟蘇轍相逢。雷州城西有一羅湖,兄弟二人泛舟湖中,流連忘返。後來,雷州人就將羅湖改名為西湖。

對於蘇東坡的這種西湖緣,同時代就有詩人寫道:十里薰風菡萏初,我公所至有西湖。欲將公事湖中了,見說官閒事亦無。

杭州清淤留下天堂美景

當然,在蘇東坡一生所到過的西湖中,最有名的無疑是杭州西湖。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蘇東坡因上書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迫離開京城,赴杭州擔任通判。這是他一生中所到的第一個西湖。在杭州通判任上,蘇東坡寫下了描寫西湖景色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蘇東坡在杭州的三年時間裡,公事之餘,游遍各處名勝,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句。著名的【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就是在此時寫就。從中可見,西湖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三年任期一到,蘇東坡必須離開杭州;而一地不得再度為官的規矩,留給蘇東坡的,可能只有對西湖無盡的思念和深深的遺憾吧。

然而,蘇東坡是幸運的,西湖也是幸運的。陰差陽錯,在闊別16年之後,蘇東坡於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以龍圖閣學士出任杭州知州。這對蘇東坡來說,是一件幸事;而對杭州來說,更是一件幸事。當蘇東坡再度來到杭州時,發現他日夜思念的西湖,由於疏於治理,已是荒草叢生、湖水乾涸、到處淤泥,水光瀲灩早已無處尋找,山色空濛也非復往昔。

面對西湖的一片衰敗景象,蘇東坡沒了閒情逸緻。他下決心疏浚西湖,恢復往日的秀麗風光。於是,毅然上書朝廷,請求開浚西湖。

然而,真要組織人力疏浚西湖,又面臨許多難題。首先,治理西湖需要大筆資金,錢從何而來?朝廷雖然批准了疏浚西湖的請求,但只給了100張度牒(僧人出家的身份憑證)作為經費。蘇東坡利用這100張度牒,賣了一萬七千貫錢,加上救荒的餘款一萬貫錢,用以工代賑的方式,開展了大規模的治理西湖工程。

經費問題解決了,另一個更大的難題又來了:疏浚出來的大量淤泥,如何處理呢?別看蘇東坡是一介書生,真干起事來,卻是實幹家。他通過對西湖及周邊環境的細緻考察,巧妙地變廢為寶從湖底運出的一部分淤泥,用作農田基肥,讓原來的沼澤地變成肥沃的農田。然後利用這些地,募集社會閒散人員和外地農民前來耕作,不僅使得那些平日裡偷雞摸狗的遊民,變成安分守己的良民。而且,一部分收穫用來繳納賦稅,又可以作為治湖的費用。另一部分淤泥,則堆積建造了一條溝通西湖南北的長堤,並在堤上造了六座橋,種下各色花草樹木。

春暖花開時節,桃紅映日,垂楊拂堤,湖水變成了活水,西湖則增添了美景,行人通行更是獲得便利。這條長堤被杭州人命名為蘇公堤;六座橋就是著名的蘇堤六橋,成為西湖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對此,蘇東坡自己也有詩道:六橋橫絕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山通。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捲蒼雲空!而對於疏浚西湖,蘇東坡也寫下了【開西湖】詩,記錄了這一工程:偉人謀議不求多,事定紛紜自唯阿。盡放龜魚還綠淨,肯容蕭葦障前坡。一朝美事誰能繼,百尺蒼崖尚可磨。天上列星當亦喜,月明時下浴金波。

西湖治理好了,蘇東坡的任期也到了。他帶着無盡的留戀,依依不捨地離開杭州,告別了心愛的西湖。此後,就再也沒有回過杭州,也無緣再游西湖。但是,杭州人永遠記住了他,西湖也深深刻下了這位大文豪不朽的身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