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不爲人知的『暗功夫』魯迅以十年時間『沉入古代』(圖)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6-4-12 22:06| 發布者: 順天道化| 查看: 3518| 評論: 0|來自: 國學網

摘要: 永不休戰(油畫) 資料圖片魯迅藏大同十一年磚資料圖片【俟堂專文雜集】(編定稿) 資料圖片中國近代新文學的傑出代表魯迅,是一位精通古今、學貫中西的文化巨匠,其文學上的創新,是以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素養和廣泛 ...

永不休戰(油畫) 資料圖片

魯迅藏大同十一年磚資料圖片

【俟堂專文雜集】(編定稿) 資料圖片

中國近代新文學的傑出代表魯迅,是一位精通古今、學貫中西的文化巨匠,其文學上的創新,是以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素養和廣泛的異域文化借鑑爲基礎的。魯迅參與新文化運動,倡導文學革命,翻譯外國作品,人所共知。但魯迅還有所謂的暗功夫,以十年時間沉入古代,其成就卻不大爲人所關注。

魯迅青年時代關注鄉邦文獻,校勘古籍的同時,還收藏古代碑磚及其拓本。他和二弟周作人陸續搜得古磚20來方。魯迅到北京後,留在家鄉的周作人繼續搜集。【阿Q正傳】中主人公的原型名喚阿桂,住在周家附近,靠打短工爲生。無工可做的時候,就到處打聽消息,當掮客。破落的大戶人家等錢用,拿東西去賣,自己不好意思出面,就委託阿桂去辦理。阿桂聽說周作人收買有字的磚頭,曾找過幾塊來賣給他,其中有一塊永和十年的磚,相當名貴。

魯迅到北京以前的日記不存,到京後的日記對此項工作有不少記載。他搜集古磚及拓本,有的在市場購買,有的系朋友饋贈。據日記載,1915年10月27日,陳師曾贈給他後子孫吉磚拓兩枚;11月6日,在琉璃廠買到正光磚拓一枚;12月5日,在琉璃廠買到磚拓十六枚。1916年9月19日,陳師曾贈古專(通磚。下同)拓片一束十八枚。1917年3月25日,在琉璃廠買得磚拓二十一枚;10月5日,季巿(許壽裳)持來專拓片一枚,龍鳳二字,雲是仲書先生所贈,審爲東魏物,字刻而非印,以泉百二十元而得之也。此價格相當昂貴,是魯迅買古磚拓本中少有的大投入。1918年5月23日,在琉璃廠德古齋買到恆農墓磚拓片大小百枚,價二十四元;9月27日,在琉璃廠買磚拓二十枚,花費二元。1921年9月8日,在琉璃廠買磚拓片二十六枚。至於實物,也偶有所獲。1919年12月14日,買專一枚,上端及左側有字,下端二字曰虞凱,餘泐,泉五角。然而,幾天後賣主反悔了,18日,估人又取虞凱專去,言不欲售,遂返之;10月17日,他在琉璃廠還買到張俊妻墓磚三枚;12月31日,在琉璃廠得墓磚四塊。1920年1月5日,魯迅買了一塊古磚,因懷疑是偽作,次日又調換另一款。

與此同時,在紹興的周作人仍在收購古磚及拓片,有的寄給魯迅,如1915年7月28日魯迅日記載:晨得二弟信並河平專、甘露專文拓本各一枚,9月6日,友人轉來二弟的信並馬衛將作專一塊,托人把磚和拓片從紹興捎到北京,應該費事不小。1915年11月21日魯迅得二弟信並永和專拓本一枚,可能就是從阿桂手上買到的那塊磚的拓片。又1918年7月13日,午得二弟所寄專拓片一包粘專拓,這應該是收到家鄉來件後初步的整理或修復。魯迅有時也把自己在北京得到的拓片寄給二弟,如1915年10月30日寄周作人後宜子孫磚拓本兩枚。

周氏兄弟本來想編一本【越中專錄】,可惜兄弟失和,魯迅不得已搬出八道灣十一號寓所。他離開時只帶走一塊即大同十一年磚,其餘皆爲周作人據有。計劃中的【越中專錄】無法實現,魯迅只好從自己所藏拓本中選出漢、魏、六朝出品170件、隋朝2件、唐朝1件,編成【俟堂專文雜集】,並作題記道:曩嘗欲著【越中專錄】,頗銳意搜集鄉邦專甓及拓本,而資力薄劣,俱不易致,以十餘年之勤,所得僅古專二十餘及朾本少許而已。遷徙以後,忽遭寇劫,孑身逭遁,止(通只)攜大同十一年者一枚出,余悉委盜窟中。日月除矣,意興亦盡,纂述之事,渺焉何期?聊集燹余,以爲永念哉!幾句話寫得沉痛悲憤。這本書魯迅生前未付梓,1960年3月才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全書分五個部分,每部分之前都有魯迅親筆編寫的目錄,在各拓本的名稱之下註明該磚的收藏處、拓片提供者的姓名、古磚情況以及魯迅對該磚真偽的看法。

魯迅從八道灣十一號寓所中拿出來的大同十一年(南朝梁武帝年號,公元545年)磚,長21.5厘米,寬17厘米,高8厘米,一邊刻有大同十一年作,另兩邊有花紋,上下配有紫檀木蓋托。魯迅曾把這塊方磚改制的硯放在書房老虎尾巴書桌上。該磚出土於浙江嵊縣,系魯迅的浙江嵊縣籍學生商契衡於1918年所贈。魯迅得到後拓出兩份,自存或送人。

在北京魯迅舊居南屋會客室里,還曾放置過一塊灰色扁方磚,其中一角缺損,磚上刻有君子二字,俗稱君子磚。君字上面有一橫,是漢代一種特別寫法。該磚爲漢景帝時河間獻王劉德修建君子館所用。據【漢書】載,河間獻王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從民得善書,必爲好寫與之,留其真,加金帛賜以招之。繇是四方道術之人不遠千里,或有先祖舊書,多奉以奏獻王者,故得書多,與漢朝等。河間王築館納士,【三輔黃圖】載其所築館名曰日華宮,後來日華宮舊址上出土的磚皆有君子二字,故稱君子館磚。同治元年張星鑒著有【河間獻王君子館磚記】,清末又有河間人李濬著【君子留真譜】,圖影介紹,視爲珍品。魯迅特意搜求過此磚,1924年9月10日終於得見,日記載:齊壽山爲從肅寧人家覓得君子專一塊,闕角不損字,未定直(通值),姑持歸,於下午打數本。還沒有問明價格,不知道能不能入手,先打幾份拓片留存。肅寧是河間的舊名,齊壽山是魯迅在教育部任職時的同事和好友,原籍河北。他了解魯迅的愛好,常留心古物,購買贈送或者介紹給魯迅購買。魯迅得到該磚拓片的喜悅之情或可從以下兩件事上想見。9月21日,星期天,馬幼漁來訪,魯迅贈以君子磚拓本,與同好分享;9月29日,魯迅終以六元買君子專成,置於會客室几案,友朋共賞之。【俟堂專文雜集】列有君子館專一項,收入拓片三張,一爲正面君子二字,一爲背面即魯迅所說的闕角者,一爲側面花紋圖案。

魯迅所藏磚文拓片中品相較好的還有:元平元年磚、馬衛將作磚、海內皆臣歲登成熟道毋飢人磚、單于和親千秋萬歲安樂未央磚、富樂未央子孫益昌磚、後子孫吉磚、荷戈人畫磚、車馬畫磚、騎者畫磚、舞女畫磚、好大王陵磚、龍鳳磚、開元廿六年裴夫人元氏磚,等等。

磚文的文,當然不單指文字,也有紋路、紋章的意思。魯迅收藏古代金石拓片,兼顧圖文。蔡元培對此深表贊同,視爲獨創,認爲這些工作爲後來提倡新興版畫開了先河。魯迅曾計劃撰寫【中國字體變遷史】,爲此廣泛搜集材料,磚文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可惜,因爲早逝,他的計劃未能完成。

魯迅珍藏的磚文拓本600多幀,由北京魯迅博物館編爲【魯迅藏拓本全集磚文卷】,即將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