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海昏侯墓,江西怎樣打好這張牌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6-3-30 09:23| 發佈者: 順天道化| 查看: 2808| 評論: 0|來自: 國學網

摘要: 海昏侯墓,江西怎樣打好這張牌編制規劃立法保護 開發文化旅遊資源 延長文創產業鏈條從3月2日開展至今,北京首都博物館的【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已持續了20多天。雖然每日預約名額增至5000人,但 ...

海昏侯墓,江西怎樣打好這張牌

編制規劃立法保護 開發文化旅遊資源 延長文創產業鏈條

從3月2日開展至今,北京首都博物館的【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已持續了20多天。雖然每日預約名額增至5000人,但門票仍然十分搶手。

海昏侯墓的名氣,早已不局限在人氣火爆的博物館。3月26日,【千古悲摧帝王侯——海昏侯劉賀的前世今生】的作者黎隆武在北京王府井書店與讀者見面,現場簽售該書1300餘冊。

5年來,隨着考古發掘的深入,保護和展示也一直在同步進行。在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原本僻靜的墎墩山下,沉睡了2000多年的漢代海昏侯墓名聲日隆,正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關注。

對海昏侯墓寄予很高期望的,不只是考古學家和文史愛好者,還有附近的村民。觀西村的裘有火老大爺,沒事總要到墓園附近轉一轉,『啥時候這個墓搞起來了,我們的日子也能更好吧。』

先保護

設立法律法規、編制保護規劃,以最大限度保護遺址

『保護文化遺產,守望精神家園』『一切機關、組織和個人都有依法保護文物的義務』,沿着新建成不久的公路驅車前往海昏侯墓,這樣的宣傳標語隨處可見。

觀西村距離南昌城區約40公裏。海昏侯墓發掘項目領隊、江西省文物考古所副研究員楊軍介紹,正在考古發掘中的海昏侯墓,不只是一座古墓,還是一組墓葬群,周邊還有古城遺址。核心區面積有7平方公裏,包括3.6平方公裏的鐵河紫金城遺址和3.4平方公裏的墓園。

『包括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在內的龐大漢墓群,及其近旁的海昏侯國都城紫金城遺址,是中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侯國聚落遺址,具備了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基本條件,具有重大研究和展示利用價值。』國家文物局駐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發掘現場專家指導組組長信立祥曾這樣評價。

海昏侯墓的保護挖掘工作已經進行了5年,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將海昏侯墓的發掘保護工作評價為『考古典範』,他認為,考古人員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按照傳統的考古規程來進行,海昏侯墓的整個發掘過程不浮躁。當地政府投資建設的恆溫恆濕文保庫房,也被專家贊為『有眼光,全國一流』。

對文物而言,法律法規是強有力的保障。據了解,【南昌西漢海昏侯國遺址保護管理辦法】【紫金城城址與鐵河古墓群遺址保護決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規都在草擬當中。楊軍表示,核心保護區內只做減法、不做加法,對紅線範圍的建房、種樹等行為進行嚴格控制,以便最大限度保護好陵墓遺址。

『頂層規劃設計很重要,一定要詳細論證,文物周邊的風貌也要配套,此處大遺址的完整性很難得,是研究漢文化的重要基地。』楊軍說。

南昌市新建區文廣新局局長劉明慧表示,保護規劃正在加緊編制。編制單位目前已完成蘇家山、墎墩山及紫金城內城的測繪工作,根據目前考古勘探的結果,初步擬定了保護範圍和邊控地帶。

『確定了保護範圍,其他規劃才能開始做。』南昌市城市規劃局規劃編審處長鍾琿介紹,目前海昏侯墓有三類規劃:一類是最核心的保護規劃,然後是詳細規劃,最後是相關的配套規劃,『保護規劃是最核心、最關鍵的。』

待開發

文化、旅遊價值突出,當地村民盼望開發帶來新變化

『沉了海昏縣,立起吳城鎮』,這句民謠訴說了海昏縣的歷史。據載,因一場大地震,海昏縣古城沉在了鄱陽湖底。如今的昌邑鄉、鐵河鄉和大塘坪鄉,保持着原有的自然風貌,農田、山丘、河流交叉縱橫。

觀西村是一個行政村,由8個自然村組成,總共400多戶農戶,1900多人。自古以來這裏人多地少,平均每人分不到2分田地,村裏年輕人基本都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在家種地。

裘大爺說,大塘坪鄉的清明酒、東坡肉,都是當地有名的土特產,但很長一段時間只是熟人買賣。裘大爺發現,隨着海昏侯墓的發掘,這兩年村裏遊客來的多了,村裏的土特產都賣得很好,自家釀的清明酒一年也能賣1萬多元。

為了支持海昏侯墓的開發保護,裘大爺一家遷走了18座墓,『今後這裏發展起來,對大家都好,應該支持』。

『當地百姓現在都很興奮,也很期待,期待海昏侯墓的發掘能給他們帶來新變化。』劉明慧說,從大塘坪鄉到鐵河鄉一帶,文化旅遊資源本身就非常豐富,『江南小朝廷』汪山土庫與墓區相距只有兩三公裏。對地方政府來講,怎麼樣發揮文物最大的利用價值,帶動當地文化旅遊業的發展,利用好這個文物資源,把它做『活』,是一個課題。

站在墓址高處遠望,層層疊疊的丘陵高低錯落,一路向下鋪排開去,視野開闊,很有些一覽河山的感覺。『那一帶的生態植被非常好,瀕臨鄱陽湖,自然的生態,山、水、城、陵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互融合。』劉明慧說,讓這個文物『活』起來,一定要通過旅遊產業的開發,給文物一個展示平台,那麼文物的價值會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從事古建築保護開發的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西分院副院長邢志恆,對海昏侯墓區和鐵河紫金城遺址進行過多次考察。他認為,與西北地區相比,海昏侯墓區的自然生態,是未來建設獨特的不可複製的資源,應該作為文化旅遊產業的核心資源進行開發利用。

大產業

成立遺址管理局,圍繞『海昏侯墓IP』,延展文化價值鏈

對於海昏侯墓所蘊藏的價值,一些嗅覺敏銳的企業,已經開始了行動。

在江西省出版集團總經理曾光輝看來,這是一次震撼人心的考古發掘,海昏侯墓遺址今後一定能成為南昌的城市名片。江西省出版集團目前已出版【發現海昏侯】和【五色炫曜漢世風華——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兩本圖書,年內還將有10餘本相關出版物面世。

甚至還有些商家,憑着一些公開的文物圖片,就去申請註冊商標,或者嘗試生產製造相關文創產品。對此,南昌市政府副秘書長葉明和表示,已經注意到相關情況,將與省市工商部門銜接,商討如何應對。

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朱虹透露:『目前,已有影視公司前來洽談,希望能奉獻給大家更多精品。』江西將推出多部海昏侯及西漢歷史文化題材的作品,並啟動相關影視劇的改編製作,充分挖掘海昏侯墓的文化價值鏈。

朱虹認為,海昏侯墓的發掘不僅是一件文化盛事,更是一筆全社會共享的財富,對旅遊、影視、出版、研究等產生着連鎖效應。

『很多項目都會面向全球招投標。』葉明和表示,初步設想是打造一個世界級公園旅遊目的地,以海昏侯國遺址、海昏侯墓群保護利用和展示漢文化、漢文明及濱湖生態為特色,建設集科教保護、文化旅遊、探秘訪古、休閒服務為一體的,具有國際水準的城市文化公園,以創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國家5A級景區、世界文化遺產為目標,進行紫金城城址與鐵河古墓群保護總體規劃、南昌漢代海昏侯墓遺址保護與展示工程等8項規劃設計,『不能僅僅就文物保護來做,還要和文化產業、地方經濟發展、老百姓收入和幸福感融合起來。』葉明和說。

江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教授盧星建議,南昌西漢海昏侯墓靠近鄱陽湖,地理位置優越,可以借鑑長沙馬王堆、廣州南越王墓等遺址建設的經驗,將其建設成為江西最具標誌性的遺址和文化旅遊景點。

『江西省準備成立海昏侯國遺址管理局,由省市共管,分期投入數十億元資金建遺址公園和研究院,引進高端人才,開展深入研究。』朱虹介紹,江西已將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的保護利用作為重大文化旅遊項目,列入省『十三五』工作規劃之中。(記者吳齊強)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