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詩詞的長廊中品味鄉愁,讓人感懷千年往事的悠長。 奔波漂泊的詩人筆下常常集結著夢牽魂繞的鄉愁。『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漂流在外的遊子,在落日行將西下的時候,思鄉之情油然而生。浩浩長江,裊裊煙波更添離情別緒,崔顥在黃鶴樓上發出的嘆息,成爲登高處對於鄉愁最典型的詠嘆。透著些許豪邁,卻難掩纏綿思鄉之情。相比之下,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則成爲低回處對於鄉愁的最感人的排遣。雖然直白如話,卻是離情萬種。彼情彼景,早把千萬種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寫在臉上,留在天地間。 思鄉之情如此之切,又有了柳宗元筆下的『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爲化得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是什麼樣的思鄉之情,直教得詩人恨不得將千山萬峰化作千萬個眺望家鄉的身軀,站在峰頭一起凝望故鄉。唯有情之切,才會如此張開想像的翅膀;唯有愛之深,一腔鄉愁才化作千古佳句。這樣的鄉愁牽著你,引著你,一程程,一步步,山山水水入詩來。山水承載著鄉愁,鄉愁賦予古詩詞以魂魄。 古詩詞,文化之源,精神之根。懂得鄉愁,記住鄉愁,也便有了家國情懷。因爲這份情懷,我們自會擔起責任。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