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主罷兵遭拒絕 南唐中主李璟聽說滁州陷落了,趕緊派使臣來見世宗,說是願意尊稱後周為兄皇帝,自己只叫弟皇帝。還答應每年給後周供奉黃金、白銀和各種土特產品,希望就此罷兵講和。李璟的要求,遭到世宗的當場拒絕。李璟一看不行,再派重臣前來,不敢再以弟皇帝相稱,乾脆以稱臣為條件,並且答應增加每年供奉,還順便帶來了兩千兩黃金、五千兩白銀和一千匹綾羅綢緞,再加上一些土特產品等見面禮,合計價值恐怕得超過30億人民幣。同時送來500頭牛,兩千擔酒,說是為了犒勞周師。 【重屏會棋圖】周文矩 五代 此圖描繪南唐中主李璟與其弟景遂,景達,景過會棋情景。 人家來打他,他還得犒勞人家?那當然。誰讓你打不過人家了,要不然人家接着打。人家大老遠來打咱們,多辛苦哇! 周世宗雖然收留了南唐的全部貢品,還是沒有答應南唐罷兵休戰的請求。緊接着,後周又攻克了南唐在淮北的幾座城鎮,包括天長和泰州等,都相繼落在了周世宗的手上。 李璟無奈,派使節趕赴契丹遼國,請求出兵援助,同樣答應了很多條件。可是趕赴契丹的南唐使者,中途被後周拿獲了。周主因此又給南唐增加了一條試圖勾結外寇,侵凌華夏的罪名。這時候的李璟,完全已經暈了。又趕緊派宰相孫晟前來講和,進一步降低條件,說只要允許他繼續佔有江南,不叫皇帝也行,完全聽後周的調度,每年按期把經濟收入的相當部分當做賦稅交給後周。這次他們又帶來了一千兩黃金、十萬兩白銀,還有兩千匹綢緞。周世宗依然不答應,繼續指揮軍隊攻打南唐。幾天之後,光州、舒州(今安徽潛山)、蘄州,還有和州(安徽和縣)也都落到了後周手裏。 周世宗還把孫晟帶到了壽州城下,讓他勸說守將劉仁瞻獻城投降。孫晟來到了壽州城下,向城上喊道:堅持住,不要半途而廢,失掉臣子大節,援軍馬上就要來了!周世宗非常氣憤,命人捆綁孫晟來見。世宗質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孫晟回答說:現在雖然馮延巳是南唐的掌權宰相,但我是司空,也算個掛名的宰相。哪有宰相勸說將領背叛主子,投降敵國的?周世宗聽到這裏,感慨了一番,下令解開了孫晟的綁繩。 周兵繼續攻打,趙匡胤乘勝擴大戰果,十幾天之後,又佔領了六合(今江蘇六合縣)。南唐李璟無奈,再度派遣自己的同胞弟弟齊王李景達親自統領兩萬大軍,搶奪被佔領的六合。趙匡胤奮勇出擊,以不足兩千的兵力,再次戰勝十倍於自己的敵人,保住了六合。趙匡胤還指揮士兵面對江南,一起高唱勝利的凱歌:巍巍大周就是牛,氣死南唐小獼猴;巍巍大周亮堂堂,小小南唐暗無光 當天夜裏,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奉命前來救應,因為連日下雨,路滑難行,來遲了一些,敵兵已經被擊潰,天也已經黑了。趙弘殷讓手下將官到近前叫門,告訴趙匡胤,就說是他爹來了!但是趙匡胤為了嚴守軍隊守城,夜裏不能放人進入的軍紀,沒有給他開門。趙弘殷只得帶着自己的部隊,在城外湊合了一夜。這就是上一章裏我們已經說到過的那個歷史性的場景。 周世宗看到壽州一時難於攻下,命令李谷等繼續圍困,就帶兵回到了都城汴京,那裏還有很多國家大事等着他回去處理。 村學究趙普其人 回到東京汴梁之後,周世宗論功行賞,趙匡胤從殿前都虞侯被提升為殿前副都指揮使,併兼任定國軍節度使。趙匡胤上表為趙普請功,趙普也因此當上了節度推官,掌管趙匡胤軍中的文書之類的事情。後來趙匡胤擔任歸德軍節度使,又表奏趙普為書記官。趙普因此被稱為趙書記,來歷就在這裏。但是這個書記,可不是我們今天的書記,那就是個秘書;而我們現在的書記,人家都是長官。這些書記長官還另外配有秘書,書寫文件之類的活兒計,大多數都是秘書的事情,不是書記的本分。 趙普,字則平 趙普是何許人也?怎麼忽然出現在了趙匡胤的軍中?趙匡胤又為什麼上表給他請求官職? 趙普祖籍在幽州薊縣,晚唐以後,為躲避戰亂,舉家搬遷,來到河南洛陽附近一個農莊裏。大約從小在洛陽附近長大,年輕時粗識幾個字,就當了私塾老師,教孩子們認字,就這麼着,得了個村學究的光榮稱號。那時農村人文化水平低,對付着也能教,不算糊弄人。趙普其人,雖然書讀得不多,但卻富有智謀,而且目光也非常遠大。乍一開始,在一個叫劉詞的節度使手下當幕府。劉詞察覺趙普是個很有用的人才,臨死的時候,就把趙普推薦給了後周朝廷。經過宰相范質的考核,覺得確實可用,就讓他暫時擔任渭州軍事判官。趙匡胤攻取滁州之後,他被派來軍中幫助謀劃,就這樣來到趙匡胤身邊,當上了趙匡胤的秘書。 趙匡胤在六合擊退南唐齊王李景達的兩萬大軍,趙弘殷卻在城外苦熬了一夜。本來年紀就大,而且身上還帶着病,加上一夜折騰,第二天進城時,病情又加重了。趙普悉心照顧,不煩不厭,一路陪護趙弘殷,直到趙弘殷過世,從沒有過一絲一毫的懈怠。這件事情,使趙匡胤一家感動不已,趙普也因此與趙家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無論是趙匡胤,還是他的母親杜氏和弟弟趙匡義,都不再把趙普當成一般朋友看待,而是把他當成了自家人。 就在回到東京的路上,趙匡胤的手下抓獲了一百餘名盜寇,按法應當全部處斬,趙普感覺其中有受冤枉的,於是叫建議趙匡胤親自審理。經過審理,確實有六、七十位不是盜賊,趙匡胤就把他們釋放了。就為這事,趙匡胤上表給趙普謀得了一個節度推官的官位。 忠烈自古人人敬 由於壽州沒有攻破,它就像一顆釘子一樣,釘在後周新得的幾個南唐州縣的背後。所以,當世宗回到汴京以後,南唐乘機又收復了淮北的幾個州縣。世宗覺得這個事情必須有個了斷,不能就這樣無限期地拖延下去。公元957年,也就是後周顯得四年二月,世宗再度起駕,率大軍親征南唐,很快,他又來到了久攻不克的壽州城下。 因為圍困太久,壽州城內缺糧缺物,把活人殺掉煮爛當飯菜充飢的事情,已經很普遍,士兵將校私自逃跑叛變的事情也時有發生。可是就在這樣極度艱苦的條件下,南唐守將劉仁瞻依舊堅守不降。 一天夜裏,劉仁瞻的小兒子劉崇諫偷偷越城逃跑,準備向後周投降。一不小心,被守城的小校抓到了,押送到了劉仁瞻的面前。劉仁瞻二話沒說,立即命令:拖出去斬首。手下將校都不敢上前勸諫,監軍使周廷構實在忍不住,流着眼淚上前苦諫,劉仁瞻不許。周廷構趕緊去找劉仁瞻的夫人薛氏,薛夫人來到劉仁瞻的面前,嚴肅認真地對劉仁瞻說:崇諫是我親生的骨肉,你說我能忍心讓你在我的眼皮子底下殺了他嗎?但是你不能因私情而廢軍法,大丈夫更不能因為憐憫自己的兒子而毀傷名節。如果這次你饒恕了他,那麼劉氏一家就是不忠之門,我們還有什麼臉面面對軍中將士!劉崇諫就這樣被腰斬於市曹。守衛壽州的南唐將士,很多人都被感動得痛哭流涕。 又是一個月過去了,儘管後周軍隊不斷發起攻勢,但是終於不能得手。正在周世宗愁眉不展之際,壽州城門自動打開了,守城監軍使周廷構奉命把獻城投降的文書,親自遞送到了周世宗的手上。世宗深感詫異,詢問事情原委。原來劉仁瞻已重病昏迷,連誰是誰都認不清楚了。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副守孫羽就假稱受了劉仁瞻的命令,寫好了這份投降書,委派周廷構送到了世宗的手上。孫羽和周廷構不能像劉仁瞻那樣,苦苦的撐持下去。要是那樣的話,城裏的人很快就會被吃光掉。 世宗命令把劉仁瞻抬到大帳前,不斷的唏噓感嘆,盛讚劉仁瞻忠勇。他還賜給劉仁瞻玉帶、錦袍,甚至連自己騎的馬都送給了劉仁瞻。世宗隨即下令,趕緊把劉仁瞻抬回城中養病,請名醫治療。世宗還下了一道特別的詔令,稱讚劉仁瞻: 盡忠所事,抗節無虧,前代名臣,幾人可比!予之南伐,得爾為多。 這話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說像劉仁瞻這樣忠於職守,大義凜然,堅守臣節的,從古到今能有幾位!我這幾次親征南唐,雖然得到了很多土地和人口,但都不如得到一個劉仁瞻。能夠得到劉仁瞻,是我南征以來最大的收穫! 周世宗授予劉仁瞻檢校太尉兼中書令,天平軍節度使。劉仁瞻一直沒有清醒過來,幾天之後就病死了。 據說劉仁瞻死的時候,重雲驟聚,天空一片昏黑,牛毛般的細雨,像濃霧一樣籠罩了整個壽州城。劉仁瞻手下的數十個將校,在聽到他的死訊時,紛紛自刎,為他殉葬。 劉仁瞻塑像 周世宗遣使弔唁,追贈劉仁瞻為彭城王。授予他的另一個與他一起守城的兒子劉崇讃為懷州刺史,賜大宅子一院。世宗為了表彰劉仁瞻的忠勇,還把劉仁瞻生前統領的清淮軍,改名為忠正軍。 南唐李璟聽到劉仁瞻的死訊,也追贈他為南唐國太師、中書令,賜諡號為忠肅,加封衛王。後來南唐後主李煜接位以後,再封劉仁瞻為越王。 宋太祖得天下以後,又找到了劉仁瞻的另一個兒子劉崇諒,為嘉獎忠臣後裔,特命他做了都官郎中。並且為劉仁瞻造塑像,放在武成王廟裏,配享先代有德的武將。宋太祖還單獨為劉仁瞻立祠,御賜祠名,叫做忠顯祠。一直到160多年後的北宋徽宗時代,劉仁瞻的後代一直都在享受大宋王朝特殊的優待。 忠臣孝子為人敬仰,乃至於此! 周世宗感慨不已,暫時罷兵北還。十一月,第三次親征南唐,直到次年三月,除了湖北武漢附近的四個州以外,南唐在長江以北的全部州縣,都已落入周世宗的掌中。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