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子不語 怪力亂神』:儒家真的與鬼神完全隔絕了嗎?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6-1-28 09:49| 發布者: 休竹客| 查看: 2415| 評論: 0|來自: 國學網

摘要: 資料圖:孔子孔子曾說,子不語怪力亂神。通常的理解是把怪力亂神當成一個整體,意思就是某種超自然的力量,或妖魔,或鬼怪,或任何被認爲莫名其妙的事物。後來,人們覺得孔子並非是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他所謂的怪力 ...

資料圖:孔子

孔子曾說,子不語怪力亂神。通常的理解是把怪力亂神當成一個整體,意思就是某種超自然的力量,或妖魔,或鬼怪,或任何被認爲莫名其妙的事物。

後來,人們覺得孔子並非是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他所謂的怪力亂神應該斷爲怪力與亂神兩個詞。如此一來,孔子的原意就完全改變了,他老人家只是不贊成怪力與亂神,對於不怪的力與不亂的神,孔子還是認同的。不過,這是一樁歷史大公案,各有各的斷句高招,除非把孔子從地下挖出來現身說法,否則誰都說服不了誰。

不管孔子相不相信鬼神,反正後世的儒家學者,經過一千五百年的去偽存真,終於在北宋時期普遍認爲,這個世界有正義,有歪風,有氣,有理,但就是沒有鬼,也沒有神。其實,唐代的時候,中國士大夫對鬼神的態度,還是很矛盾和多元的。可安史之亂後,大唐帝國的包容性大爲減弱,開始奉行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民族主義,各路胡人皆倉皇逃離中土。他們所帶來的各類宗教與鬼神,也就如大唐盛世一般,在中國煙消雲散。

中國士大夫開始堅持無神論,居然是與唐帝國走下坡路同時進行的。盛唐以後,國家把衰弱的根由指向了那些外來的政治家、將領與神職人員,認爲他們沒有華夏兒女對祖國的愛,最容易在國家需要他們的時候變節。知識分子也竟然反思,是因爲外來的宗教與鬼神毒害了中國文化,使其不純不精,偏離了老祖宗的方向。

後來,唐武宗做得更絕,直接在物質和身體上消滅佛陀。單單只是滅佛也就罷了,關鍵是不僅佛教,所有外來宗教,皆爲板上魚肉,任人宰割。在此之前,以韓愈爲代表的知識界,早就強烈呼籲,中國人不要被妖魔鬼怪欺騙了,必須儘快回歸佛教等外來群神還未登陸中土的古典時代:沒有鬼神,只有人倫,孔孟的,純正的儒學體系。可是,歷史跟韓愈等老夫子開了一個巨大玩笑,今人開始覺得論語中似乎有鬼神和幽靈的影子,孔子並沒有把話說死。

再者,其實離鬼神最遠的本不是儒家,而是法家。因爲鬼神的正能量,最終還是在勸告世人要積德行善,爲後人留下餘慶。而法家從來就不贊成搞這種道德教育,它的指導思想是不用勸,勸了也沒用,只能讓老百姓時刻站在強大的國家暴力機器面前,戰戰兢兢,不敢以身試法。而通過道德和鬼神說教得來的善,在法家看來都是偽善,完全靠不住。相對於孔孟,商鞅與李斯等法家大佬才是真正意義上子不語怪力亂神的無神論者。

從這個角度來看韓愈回歸孔孟,貶斥宗教鬼神的吶喊,就覺得他老夫子有點言過其實了。不管在韓愈之前,還是他之後,中國普通老百姓即便信教參佛,也與上層統治者一樣,都是在玩票,甚至是臨時抱佛腳。頂多,他們是游離在俗世與鬼神之間,很容易就會被徹底拉到人間。而韓愈的呼喚,仿佛不是要大夥回歸孔孟,而是在向法家致敬。因爲相對於儒家,法家更討厭鬼神。而韓愈又被譽爲一代大儒,豈不怪哉?

不管孔子和法家怎麼說,也不管是有鬼無鬼,更不管韓愈怎麼反感鬼神,反正,至少國人一直以來就喜歡說鬼話,聽鬼故事。清代中期的大才子袁枚有一部志怪小說集,直接就叫子不語。表面上是子不語,實則是與孔子對著幹子要語。其調侃聖人的狡黠,溢於言表。爲了給子要語找到根據,袁枚在【子不語】的序言中強調,在孔子之前,比【論語】更早的經典【尚書】和【詩經】,就有鬼神的一席之地。

也許正是因爲極有市場需求,很多上層人士,在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餘,也念念不忘鬼神。如唐代中晚期的宰相牛僧孺,一生宦海跌宕起伏,與另一位宰相李德裕一派的人針鋒相對幾十年,造成了唐代政治內耗最爲嚴重的牛李黨爭。孰對孰錯姑且不論,僅牛僧孺本人饒是如此,還寫出了志怪小說大作【玄怪錄】。看來牛宰相還真是人間與非人間都積極照顧到了。牛僧孺比韓愈小個十歲左右,在唐帝國逐漸遠離鬼神的整體氛圍中,他倒是既飽讀儒家聖賢之書,做了一番大事業,又倜儻風流地漫步在魑魅魍魎的玄怪空間裡。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