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山東在大運河文化遺產周邊設30米以上緩衝區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4-6-24 23:41| 發布者: 濟世| 查看: 1430| 評論: 0|來自: 齊魯晚報

摘要: 備受全國人民關注的大運河申遺成功了,沿運8個省、直轄市,35個城市又增加一個世界文化遺產項目。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在大運河成功申遺之前的5年中,我省工作有力,收穫也相對更大。                  ...
備受全國人民關注的大運河申遺成功了,沿運8個省、直轄市,35個城市又增加一個世界文化遺產項目。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在大運河成功申遺之前的5年中,我省工作有力,收穫也相對更大。                  
  我省緩衝區面積
  占申遺緩衝區一半
  在大運河申遺的8年『長跑』中,各級、各地文物部門多次邀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及世界遺產領域的專家前來考察指導。其間,負責申遺工作的教科文組織有關專家向中國提出,在納入申遺目錄的遺產點段周圍,劃定一定範圍爲『緩衝區』,以便加大對遺產的保護力度。
  省文物局副局長由少平介紹,緩衝區相當於我國各級政府重點文保單位中,在其周圍劃定一定的保護範圍。但就是這麼一個要求,把一些省市給難住了。
  據介紹,在一些省市,在劃定緩衝區時,因爲部門、地區利益對立,方案根本就通不過。尤其是在南方一些迄今運河航運仍十分發達的城市,由於運河兩岸居民眾多,有的處於城市黃金地帶,劃定緩衝區無疑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既往的建設計劃,因此推行起來困難重重。在此情形下,山東劃定大運河文化遺產緩衝區的意志非常明確,根據情況,入選遺產點外均劃定了30米至500米不等的緩衝區,在遺產點段處明確標明,並向社會通報。由少平透露,山東的這項工作不僅走在其他沿運省市前頭,而且增強了中國申遺工作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面前的『說話』分量,有力支持了全國大運河申遺工作。
  實際上,像山東臨清等市,由於運河就在鬧市區,劃定緩衝區時,當地也感到壓力頗大。根據世遺有關要求,劃爲大運河文化遺產緩衝區的地帶,若當地政府再進行大型建設項目,需報請世界遺產組織下設的國際遺產理事會批准,而居民日常因生產生活需要進行的一般建設項目,也應得到省文物行政部門的批准。
  據悉,此次進入大運河世遺目錄的全國8個省級行政區、35個地級市,申報遺產區面積20819公頃,緩衝區面積52747公頃。其中,我省遺產區面積爲16603公頃,緩衝區面積29501公頃,均超過全國半數。
  勾畫『歷史文化長廊』
  親近運河
  謝治秀介紹,在大運河申遺過程中,山東創下多個『第一』。其中就有率先在全國規劃設計大運河歷史文化長廊,這不僅是一個文化遺產的規劃,更是一個對遺產如何科學利用的規劃。它的實施,將有利於利用好大運河的資源,助推山東西部地區隆起,爲當地經濟社會建設添磚加瓦。
  與以往文物工作僅僅強調『保護』有所不同,大運河歷史文化長廊則主張在保護前提下,花更多精力用於科學利用,意在推動大運河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體現了『申遺的最終目的是有序利用』的理念。   本報記者 喬顯佳 
來源:齊魯晚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