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楊倉良 以『毒』濟蒼生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2012-2-11 11:17| 發布者: 南丘| 查看: 2194| 評論: 0

摘要:   中藥素有『以毒攻毒』之說,原意只是用藥來治療身體上的疾病,而現在『用藥性奇烈甚至有毒的藥品來治療頑疾』,已成爲『以毒攻毒』的涵義。『以毒攻毒』聽起來玄幻,在小說和影視劇里更顯得神奇,但現在很多中醫 ...
聲明 / 聲明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中藥素有『以毒攻毒』之說,原意只是用藥來治療身體上的疾病,而現在『用藥性奇烈甚至有毒的藥品來治療頑疾』,已成爲『以毒攻毒』的涵義。『以毒攻毒』聽起來玄幻,在小說和影視劇里更顯得神奇,但現在很多中醫對使用有毒中藥十分避諱,一來缺乏膽量,二來掌握不好輕重。

  在2012年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上,衛生部部長陳竺在談及中醫藥在重大疾病中所能發揮的重要作用時,又一次提到了中藥『以毒攻毒』的獨特功效,讓不少人對這一神奇的領域充滿好奇。

  偶遇毒方,打開鑽研醫道之門

  在不少人看來,敢使用有毒中藥來治病的醫生,必定膽子很大,然而,被病人稱爲『毒藥大王』的楊倉良卻告訴記者,自己『天性膽小、謹慎』。至於他是如何與毒藥結下不解之緣,還要從他小時候親身經歷的一件事說起。

  1954年3月,楊倉良出生在秦嶺太白山下眉縣的一個農民家庭,他的外公因患有風濕性腰腿痛,常年用去痛片、安乃近片等止痛藥來緩解疼痛,且不能正常行走,夜間需要有人捶腿敲背才能入睡。

  當時才12歲的楊倉良看在眼裡,急在心頭,便經常打聽能治風濕病的名醫或秘方。有一天他打聽到太白山下有一位藥農,泡的一種藥酒能治風濕腰腿痛,但不輕易傳人。楊倉良輾轉幾十里終於找到了這位藥農,死纏硬磨地向藥農討要了一塊狀似圓錐的塊莖。當時,藥農再三囑咐他,別看這藥雖小,但療效很好,毒性也很大,弄不好會毒死人的,並告訴了他炮製及使用的方法。

  楊倉良如獲至寶,一口氣跑回家把藥塊給了外公。外公心想這麼小的藥怎麼能治他這麼重的病,就沒有把藥農的囑咐當一回事,泡到第6天時,將藥酒過濾後,喝了一小杯,感到淡淡的沒有什麼味,就多喝了幾口,誰知半小時後外公感到咽喉發燒,心慌胸悶,不到一小時即不醒人事,頓時全家亂成一團,急忙找來村裡的郎中。郎中翻了一下眼皮,摸脈聽心臟後丟下一句『收拾後事吧』便揚長而去。頓時全家哭聲一片。

  然而,大約8小時後,楊倉良的外公竟奇蹟般翻身起來要水喝,還下地轉了幾圈,把全家人驚得目瞪口呆,楊倉良在一片責備聲中半天沒緩過神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從此,他對這神奇的毒藥產生了強烈的好奇。

  立足基層,潛心鑽研『用毒』之道

  1970年,楊倉良初中畢業後參加了當地『鄉村醫生』選拔,並跟隨當地有名的民間老中醫楊自鈞學習。

  對這個16歲的小後生,楊自鈞關愛有加,不但要求從背誦藥性賦、湯頭歌訣、【內經】、【傷寒雜病論】等入手,還要求從針灸、換藥、打針、包紮、縫合及採集、種植、炮製中藥等做起。不到兩年的時間,楊倉良很快能獨當一面,成爲當地能利用針灸及中藥醫治農村常見病的『小郎中』。

  1972年的,楊倉良參軍來到了寧夏賀蘭山三關地區,成爲了連隊的一名衛生員。在部隊的日子,由於表現突出,他被推選到了解放軍蘭州軍區軍醫學校學習。畢業後,他被調入寧夏軍區門診部從事中醫臨床工作。

  楊倉良在一次門診中,碰到了一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希望他用中醫藥治療。當他用了一個常規中藥處方後,仍然沒有效果,情急之下他想起了12歲時給外公喝藥酒的情景,那獨特的反應和神奇的效果令他終生難忘,但俗名叫『金牛七』學名叫『太白烏頭』的毒藥只有秦嶺山脈有,遠水解不了近渴,他想到了同類中藥川烏、草烏。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即給病人配了一劑『複方二烏酒』,經自己嘗試後讓患者服用。10天過去了,這位患者病情減輕了不少。神奇的藥酒,顯著的療效引起了很大的反響,還吸引來了4位類風濕病患者,服用後也均有效果。因此,一篇『複方二烏酒治療類風濕關節炎5例臨床觀察』的論文於1984年9月在『首屆寧夏內科學術會議』上交流。

  1986年,楊倉良進入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中醫系學習。業餘時間他參加了老師們牽頭主持的動物試驗和科研設計工作,並將『毒劇中藥』及『有毒中藥』的歷代資料進行了系統歸納總結。還未畢業,他和4位老師聯合撰寫的我國中醫藥史上第一本毒劇中藥書籍【毒劇中藥古今用】就已出版,在當時的醫藥界引起震動,此書還被評爲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和銀川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畢業後的3年,楊倉良通過對眾多風濕病患者的觀察和診療,在豐富的臨床經驗的同時,撰寫了10餘篇醫學論文,研發出20餘種協定方,開發出10餘種產品,其中以有毒中藥爲主要原料的『祛風濕系列產品』被授予國家專利。

  巧用毒藥,以毒攻毒治療難治病

  1992年底,忍痛脫下軍裝的楊倉良,懷揣著3萬元復員費,創辦了『寧夏秦楊風濕病研究所』及『寧夏秦楊風濕病醫院』,成爲第一個從部隊下海的復員退伍軍人以及寧夏回族自治區首批民營科研機構的創辦者之一,從此走上了用有毒中藥治風濕病及難治病的專科專病之路。

  用有毒中藥治療風濕病及難治病,他先後通過了四個步驟進行解決:

  第一步,增效減毒以解決『毒性』損害。中醫早有『藥弗瞑眩,厥疾弗療』之說,即藥用不到頭暈眼花,難治病是不能治好的。同時,中藥還有一個毒性愈大,療效愈好;有毒成分往往又是有效成分;中毒量與有效量十分接近的特點。通過多年實踐,他在前人經驗基礎上,通過重視炮製,控制劑量,巧妙配伍,注意用法,關注善後等途徑使毒藥的療效大大提高,毒性減少。

  第二步,『追根尋毒』以解決毒因毒機。風濕病及難治病之所以頑固難愈,中醫認爲與毒邪有關,是邪毒對人體造成了危害。現代醫學發現許多頑固病、危重病等均與病毒、細菌及未知病毒的毒素及代謝產物有關。是因毒邪侵犯人體後引起一系列病理損害所致,這種發現楊倉良總結爲『毒邪致病論』,並發表了系列從毒論治的論文,引起中醫學界關注。

  第三步,『辨毒識證』以解決毒邪偏重。疾病的病邪既爲毒邪,就必然存在毒邪輕重的問題。通過臨床發現疾病早期多爲風毒、寒毒、濕毒、熱毒之症;中期多爲痰毒和瘀毒之症;晚期多爲虛毒之症並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和心、肝、脾、肺、腎諸虛之分,楊倉良總結出『風毒、寒毒、濕毒、熱毒、痰毒、瘀毒、虛毒』的七毒辨證法。

  第四步,『量毒施治』以解決邪毒去路。疾病既然是毒邪所致,而毒邪有風、寒、濕、熱、痰、瘀、虛之分,治療當量毒施治。即凡風毒、寒毒以祛毒爲主;濕毒以泄毒爲主;熱毒以解毒爲主;痰毒、瘀毒以製毒爲主;虛毒以攻毒爲主。此即五毒攻法,亦即以毒攻毒之治法。臨床楊倉良常選2~4味有毒中藥爲君,配以制約或減少毒性的中藥爲臣,配以無毒藥爲佐使,常能事半功倍,使風濕等難治病得到有效治療。

  獨闢蹊徑,立志以毒濟天下

  楊倉良發明的祛風濕專利獲得了7次大獎;撰寫的著作3次獲得市級、省級科技進步獎,論文多次獲得傳統醫學大會一等獎和中華中醫藥學會的學術論文特等獎,被授予『全國優秀復員退伍軍人科技創業之星』、『全國第二屆新世紀十大新聞人物』、『寧夏優秀民營科技實業家』及『寧夏百名百姓信賴的醫師』等稱號。2010年被授予『全國基層優秀名中醫』稱號,2011年還被推選爲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風濕類疾病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如今,他希望用自己獨特的理論和精湛的毒療技術爲更多的患者造福,爲推動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爲了推廣這一理論及療法,楊倉良在國內舉辦了20多期學習班,還在馬來西亞等國舉辦了兩期學習班。爲了總結他近40年來的臨床經驗,他正在著手撰寫【毒邪致病論】及【中國毒邪與毒療學】。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