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李泓濤)重慶市梁平縣中醫院作爲全縣兩家臨床路徑試點醫院之一,在服務環節透明化、治療程序標準化、醫療質量安全化等方面取得社會、患者、醫院三方滿意成效。 梁平縣中醫院臨床路徑試點工作始於2011年6月。在衛生部專家和市級衛Ⅺ項目專家的指導下根據【衛生部臨床路徑文本】,結合該縣縣情制定出首批14個臨床路徑文本,並利用項目專家提供的軟體及測算方法完成了35個病種近三年成本測算。爲將這一試點工作做得更好,先後制定了【梁平縣中醫院臨床路徑實施方案】、【梁平縣中醫院臨床路徑管理制度】等,進一步明確了實施臨床路徑的條件、流程、警告值管理、變異處置、評價程序和指標、獎懲等。 半年來開展臨床路徑182例,其中痔瘡(混合痔、內外痔)、肛瘺(高位單純性肛瘺)、項痹症(神經根型頸椎病)、腰痛(腰椎間盤突出症)等4個病種94例。通過臨床路徑試點一是保障了醫療安全,治療程序透明,檢查合理,用藥規範,全院進入臨床路徑病例無一例醫療糾紛發生,有效改善了醫患關係。二是控制住醫療費用,按照HIS系統設置的臨床路徑表單操作,爲醫護人員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圍手術期處理、合理檢查、合理用藥提供了依據,有效控制住了以往科內同一病病費用相差過大的隨意性,提高了病人對服務的滿意度。三是加強了中醫藥及適宜技術的臨床應用,特別4個中醫病種的實施,將中藥、針灸、康復理療、熏洗等中醫特色治療項目得到了推廣和應用。四是患者得到實惠,臨床路徑試點工作得到重慶市人社局、市衛生局的高度認同,患者僅需支付該病種核定費用的20%,不再計算醫療保險報銷起付線和藥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中規定的政策自負費用,減輕了患者經濟負擔。2011年12月25日,在已有14個病種臨床路徑試點的基礎上,又將胃十二指腸潰瘍等21個病種納入臨床路徑試點。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