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官員詩人車延高回應附庸風雅:詩是我的另一隻眼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5-18 11:25| 發布者: 濟世| 查看: 1719| 評論: 0|來自: 大眾日報 

摘要: 車延高,著名詩人。1956年2月出生於山東萊陽,曾任武漢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現為武漢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武漢市雜文協會主席。   『官員詩人』車延高的詩集【嚮往溫暖】 ...
車延高,著名詩人。1956年2月出生於山東萊陽,曾任武漢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現為武漢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武漢市雜文協會主席。 
 『官員詩人』車延高的詩集【嚮往溫暖】在2010年獲魯迅文學獎後,曾經引起過很大反響,有些網民甚至以『羊羔體』來調侃車延高的詩。車延高索性『將錯就錯』,寫出了一組『羊羔眼裡的花兒』(12首),發表於2012年第五期【詩刊】,再次引起文壇關注。車延高對媒體如此解釋――
  余瑋
  做官,需要嚴謹與穩重;作詩,需要浪漫與激情。二者在『官員詩人』車延高身上得到了一種完美的契合。『詩歌對我來說,是從政過程中觀察生活的另一隻眼睛。』車延高說,詩歌創作是自己的業餘愛好,這與本職工作並不矛盾。從工作來說,是『居廟堂之高』,而作為詩人,則是『處江湖之遠』。
  從噴漆工到紀委書記
  車延高的父親是軍人,曾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母親早在1947年就加入中共。車延高說:『父母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信仰堅定,對黨忠誠,做任何事以公為大。』     車延高是家中的老大,出生1年後隨父母到了上海。16歲那年,車延高進入陝西國營792廠(現陝西群力電工有限責任公司),成為一位噴漆工。噴漆是一個有害工種,作業時必須全副武裝,纏裹得結結實實。尤其是夏天,油漆揮發快,氣味十分嗆人,再加上密不透氣的工裝,一場活下來,常常一身汗水。然而,車延高任勞任怨,盡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1975年,報名入伍,成了部隊的報務員。部隊在青海西寧,空氣高度缺氧,氣候條件十分惡劣,生活條件非常艱苦。然而,車延高沒有因此而退縮,更沒有因環境艱苦而消沉,而是努力地工作。兩年後車延高的身體垮下來了,不適應報務員工作,於是連隊安排他餵豬,當飲事員,後看他有一定文字功力,就安排他當文書。
  6年的部隊生活,練就了車延高堅韌、果斷、雷厲風行的秉性和辦事風格。1981年轉業後,車延高先後在武漢市江岸區二七街辦事處等單位工作,後任中共武漢市委組織部副部長。2004年4月,車延高任武漢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2006年車延高當選為武漢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
  『十佳詩人』的另類『詩經』
  2008年,車延高的組詩【日子就是江山】被【十月】雜誌評為三年度文學獎,同年被【芳草】雜誌推舉為雙年十佳詩人,2009年又被【詩選刊】評為年度『中國十佳詩人』。其中,有關車延高的頒獎詞是:『車延高的詩歌具有將廣泛的題材予以豐富其內在活力的創作能力,充分體現了現代詩對傳統詩歌中的節奏和韻律進行美學經驗吸取的努力和嘗試,體現出了從容的大智慧、大視角和大悲憫。』
  什麼是詩人?車延高說,詩人是揮霍自己情感的人,是半夢半醒的人。『什麼是讀者呢?讀者是被詩人騙出眼淚和情感的人,讀者和詩人做漢字遊戲,讀者是被搞得心跳加快、淚流滿面的人,讀者是靠詩增加幸福指數的人。』
  說到創作體會,車延高說:『第一點詩人要把腳放在地上,根基穩一些、紮實一些。第二,詩人必須用真實的感情寫詩,詩是可以讓人落淚的。第三就是詩人要憑藉想像力和靈感,儘管詩人需要靈性,需要天分,但是我更看重對生活的觀察和想像。』據說,車延高有一個習慣,平時隨時都帶有紙與筆,哪怕是散步,每有靈感突現,他會及時記下來。他說:『不要小看靈感的積蓄,其實有一些東西的發酵就可以成為詩。』
  『他們習慣於扎堆兒/三五一群,在樹蔭下躲着/他們習慣坐在自己的扁擔上/就像坐在穩穩的江山/……』車延高這首【把自己當扁擔的人】就是靈感噴發而出的文字。他說:『我為寫這首詩我到街頭看挑夫看了好幾次,看他們坐在扁擔上等待,他們坐在扁擔上像坐在穩穩的江山。其實這就是在生活當中發現的一個靈感。』
  車延高曾以詩人身份,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與北大學子就現代新詩欣賞與創作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一位朋友得知車延高將到北大作詩歌講座,在電話里說:『你一定要脫了自己的外衣講。』車延高清楚,這是指讓他『脫掉官員的衣服』。為此,車延高在北大作講座時的開場白中如此提到:『真正站在這裡時,我心裡並不踏實,因為我是該讀書的年齡沒有很好讀書,不該讀書的年齡才醒過來讀書。同時也是不該寫詩的年齡醒過來開始寫詩,所以業餘詩人這個帽子是自己給自己戴的……』
  車延高強調應對現代的詩人特別是草根詩人要寬容,要有一個寬容的文學發展空間。『森林之所以成為森林,就是讓各種花木、草木在其中生長,詩歌就是讓各種體在其中繽紛才可以發展。作為一個讀者,寫得好就是鼓掌,寫得不好就是要寬容,至於說好與壞就是讓時間去評價。』
  詩歌是觀察生活的另一隻眼睛
  『詩是屬於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去侍弄的;是長在花季,用花朵的眼睛看世界的人去寫的;是形象思維大於理性思維的人去寫的;是帶着情感肆意揮霍文字的人去寫的;這些好像都不屬於我――從年齡看,我屬於激情已被歲月榨乾了的年齡。但命運還是鬼使神差,讓我在不惑之年邁進詩歌創作的苦旅。』車延高是詩歌界的一位『新兵』,他自2005年初才正式開始詩歌業餘寫作。
  『最初寫詩是一種無奈。沒到重要領導崗位之前,寫什麼都是一己之見,任職以後就不同了,一篇雜文出去,別人隨時可能對號入座,麻煩就來了。於是我開始尋找一種別人不易對號入座的文體,最後選定了詩歌。詩歌抒情多論理少,和現實的距離比較抽象,不太容易惹麻煩。』
  因為身份特殊,官員寫詩為人所詬病,往往遭到『不務正業』和『附庸風雅』之類的非議和責難。對此,車延高如此解釋:『詩歌對我來說,是從政過程中觀察生活的另一隻眼睛。有了這隻眼睛,可以使我在謳歌生活時有一種清醒,眼睛不離泥土和根,不忘生活的另一個側面,這樣寫作才會和社會息息相關。所以我寫詩時追求一種堅持和對生活的切入,抗冰雪,抗震,奧運會,我都會讓我的筆站起來說話。』
  【人民文學】【詩刊】【星星詩刊】【詩選刊】和【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各類報刊都發表過車延高的詩歌作品,組詩【日子就是江山】還曾被【新華文摘】轉發。
  『現在擠時間寫詩成了我生活中的一大樂趣。坐在辦公桌前,我是公僕,坐在電腦桌前,我是詩人。』
  在車延高的詩里,既有『上一輩人蓋着黃土睡了/這輩子的人拍拍褲管兒進城去了/我嚼着麥粒,和麥子一起苦想』、『我去過他們棲身的工棚/裡面住着擁擠/床挨着床,混在一起的汗味和煙味/到了晚上更擠』的社會觀照,也有『父親的臉上就有神話,埋在/比樹皮粗糙的皺紋里/我從小就讀,一直沒讀懂』的深深親情和『我在等,等你被燈光放大成剪影/貼在一次次拒絕我的玻璃上』的青澀愛情,更有『很多聲音從窗格和門楣里出來/都是我背得出來的臉,和泥土一樣厚道』的溫馨鄉情。
  車延高的詩里,看不到逃避現實的吟風弄月,沒有故作高雅的無病呻吟。他說自己有意探索詩歌風格的多樣化,嘗試在形式上打破拘泥。車延高開設了自己的博客,內容全是個人的詩歌作品。『我就注意到網絡的力量,於是開始接觸網絡。』
  除了詩歌創作,車延高也還寫隨筆、散文、報告文學、電視劇本,他的大散文【醉眼看李白】被【十月】2009年全年連載,他表示下一步將開始嘗試小說創作。
來源:大眾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