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漢學研究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歡迎使用國學論壇學社百科書閣問答等全站內容搜索

網絡成語"喜大普奔"等風行 專家:多數難長久

國學新聞| 漢學研究

2013-8-13 19:08| 發布者: 真衣| 查看: 2374| 評論: 0|來自: 重慶商報

摘要: 十動然拒、喜大普奔、累覺不愛、人艱不拆、不明覺厲……這些貌似『成語』的四字詞組,如果你看完後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那麼你out了,因為這些詞組就是在最近微博上風行的『網絡成語』。作為網絡時代的人群,要想跟 ...
十動然拒、喜大普奔、累覺不愛、人艱不拆、不明覺厲……這些貌似『成語』的四字詞組,如果你看完後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那麼你out了,因為這些詞組就是在最近微博上風行的『網絡成語』。作為網絡時代的人群,要想跟上節奏,那就得看懂它們的意思。
  『網絡成語』流行 非網蟲難懂
  『聽說某人結婚了?喜大普奔啊!』
  『新出的微信打飛機,不明覺厲。』
  網友『siu謝』是一名典型的90後女孩,近段時間以來,在她的微博中,經常能看到這樣讓人摸不着頭腦的『成語』。這些古里古怪的『成語』並非『siu謝』自己胡亂編造,而是正在網上風靡的『網絡成語』。近段時間以來,微博等網絡新媒體上湧現出一大批這樣的『網絡成語』,如『不明覺厲』、『火鉗劉明』、『細思恐極』、『男默女淚』等等,一般都是由四個字組成,每個『成語』都有自己固定的含義,但在不常上網的人看來無異於天書。
  經常使用『網絡成語』的不止『siu謝』,記者在網上查詢發現,這些成語中有相當一部分已經成為網友們的常用語,如『不明覺厲』,其原意是『雖然不明白,但覺得很厲害的樣子』,用於表達菜鳥對高手的崇拜,在各種微博、論壇,甚至新聞評論里,經常能看到它的身影。其他一些『成語』也不落下風,大多都有專門的百度百科詞條。此外,豆瓣網友還專門成立了以『喜大普奔』為主題的討論組,截至目前已有近千名成員。
  『這些網上的「成語」,對我們年輕人來說基本就像傳統的成語一樣,完全能理解它們的意思,但不常上網的人就難懂了。』8月11日,『siu謝』在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自己男朋友也是90後,但因為工作原因不常上網,對這些『成語』就一竅不通,『最流行的「不明覺厲」,他還要查了百度才知道是什麼意思』。
  『成語』有典故 部分屬筆誤
  這些『網絡成語』是怎樣出現的?記者調查發現,儘管從字面上看令人摸不着頭腦,但很多『網絡成語』並非胡編亂造,而是通過常用語句的縮寫形式,如『喜大普奔』就是『喜聞樂見』、『大快人心』、『普天同慶』、『奔走相告』四個意思相近的傳統成語首字結合而成;『人艱不拆』則是『人生已如此艱難,有些事就不要拆穿』的縮寫等。
  還有一些『網絡成語』,甚至像傳統成語一樣,是由典故化用而來,如著名的『十動然拒』,便源於網絡上著名的『十動然拒』事件。2012年11月11日,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男生王文瑾,向他心儀的女生送出了一封他用212天時間寫的16萬字情書,但仍遭到拒絕。這一事件中的『女孩十分感動,然後拒絕了他』一句被網友縮略為新詞『十動然拒』,紅極一時,『十動然拒』也就此成了常用的『網絡成語』之一。
  還有一些『網絡成語』,則是由常用的網絡詞語修改而來,如『火鉗劉明』的意思就是『火前留名』,是各大論壇網友灌水的常用語,但因為拼音輸入法的原因常打錯字,而網友又懶得糾正,久而久之『火鉗劉明』便取代了原來的詞語。
  【不明覺厲】 雖然不明白你在說什麼,但是聽起來感覺很厲害的樣子。表面詞義用於表達菜鳥對專業型技術型高手的崇拜,引申詞義用於吐槽對方過於深奧不知所云,或作為偽裝自己深藏不露的託辭。
  【男默女淚】 2010年初出現的網絡用語,全稱為『男生看了會沉默,女生看了會流淚』,常用來形容某篇文章的主題,多與情感愛情有關。
  【火鉗劉明】 是『火前留名』的意思,通常在一些有爭議的作品剛出來時使用,表示看好這作品會火的可能性,而在前排留名。此外,『山前劉明』是『刪前留名』的意思。
  【累覺不愛】 是『很累,感覺自己不會再愛了』的縮略形式。源自一個帖子,一名95後男孩感嘆『很累,感覺自己不會再愛了』,後引發眾多二三十歲的青年議論。
  【喜大普奔】 是『喜聞樂見、大快人心、普天同慶、奔走相告』的縮略。
  【細思恐極】 是『仔細想想,覺得恐怖至極』的意思。
  【人艱不拆】 是『人生已經如此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了』的意思。
  【說鬧覺余】 是『其他人有說有笑有打有鬧感覺自己很多餘』的意思。
  【啊痛悟蠟】『啊多麼痛的領悟』的意思,後面的『蠟』是因為網友說這句話時,常在最後加個『蠟燭』圖標以示杯具。
  觀點
  家長:擔憂誤學習
  層出不窮的『網絡成語』,究竟會有怎樣的影響?對此,不少網友爭論不已。很多網友表示,這些『網絡成語』並非真正的成語,甚至連正規用語都算不上,如果不加以限制的話,經常接觸網絡的小孩子就有可能被『帶壞』。
  家住南坪的羅女士就是一名『反對派』,因為她最近發現,正在上高一的女兒就時常在微博里寫一些她看不懂的『網絡成語』,『經常要百度了才看得懂她寫的啥子意思』。羅女士說,自己平時挺開明的,允許女兒經常接觸網絡,『但前提是不能影響學習啊,這要是寫慣了,以後語文考試也這麼用,那怎麼辦』。
  但也有不少網友表示,網友自創一些網絡新詞調侃一下無傷大雅,不必過分緊張。羅女士的女兒就覺得母親的擔憂有些大驚小怪,『如果真有人把網絡用詞當真,那肯定是平時學習不認真的』。
  縱深
  專家:多數難長久
  對於『網絡成語』現象,互聯網觀察家丁道師表示,互聯網是一個『創意為王』的地方,『在網絡上,只要你夠新、夠創意,就很有可能火起來,但它們來得快去得也快,大多數也就是一陣風的事情,只要網上有了新的熱點,這些「網絡成語」大多數很快就會被遺忘。』丁道師舉例說,【甄執】熱播時,所謂『甄痔濉幣蒼紅極一時,但現在慢慢也就沒什麼影響了。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漆永祥也表示:『語言形成是大浪淘沙的過程,一個詞語能不能流傳,要看它的生命力。有些詞語現在網上很火很熱,可能兩周後,就沒了蹤影。』他說,這些新成語能火起來,主要是網友的新鮮感,而詞語本身大多數並沒有很深的內涵,僅僅是簡單的縮寫甚至錯別字,『這樣的「成語」是沒有生命力的,它們的影響範圍最多也就在網上』。(肖騰) 編輯:秋痕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