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部全新易學著書【童子問易】引起了業內人士關注。該書作者爲大連市民任國傑,其職業與周易無關,卻被很多專家認爲是『專業性很強的非專業學者』。
任國傑在書中提出,要明於孔子作【易】,而研【易】又不能止於孔子,並系統地辨析了【易經】的蓍、數、卦、爻及象、形、義、理之間的會通關係,明確了『易宗』的定義。 易學專家、遼寧師範大學老教授王樹森先生認爲,任國傑對作品框架的設置可圈可點,【易問】、【易宗】和【易用】三大部分獨立成篇又密切相關,實現了兩個由博返約。 【易問】是第一個『博』,大量採用了古今中外關於周易的文獻資料,然後返到第二部分【易宗】,簡明扼要地總結出何爲『易宗』,即乾坤一元、陰陽相倚、終始興替;三才印心、德道同形、數理比翼。乾坤一元是指干與坤是構成宇宙本源的統一體;陰陽相倚是指陰與陽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終始興替說的是事物發展的大過程具有連續性;三才印心的『三才』是指天、地、人,說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德道同形中的德指的是『用』,道指的是『體』,即『用』與『體』是不可分的;數理比翼是說易數與易理比翼齊飛。 從【易宗】到【易用】是用理論指導實踐,也是第二個由博返約,複雜的6句『易宗』理論如何爲現實所用?任國傑的詮釋簡明、清晰,讓讀者瞭然於胸。 而綜觀本書的特點,王樹森教授從三個方面給予了肯定。首先,作者肯定了舜的重卦說,並且在論證時使用了大量資料,言之有據。其次是作者的理性思維。王教授說:『中國易數從來都是在看似非理性中透出理性,任國傑把握住了這一點。舉例來說,在【易用】的部分,他不排除占卜,但同時又強調人爲的因素,成事並不全在天,這就是一種積極的理性思維。』 第三,也是王教授認爲本書最有價值的亮點,正在於它的現實意義。【童子問易】不是傳統的周易學術著作,而是既包含著對傳統易學思想的思考,又有對現實走向的思考。『如【易用】中論述的儒商、孩子教育等話題,都是當下熱點,將易學與這些熱點結合,用傳統思想來指導實踐,無疑是具有現實意義的。』王教授說。(彭杭) 來源:大連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