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通讯:探访中国地方戏剧的“活化石”藏戏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3-8-5 19:40| 發佈者: 南丘| 查看: 2079| 評論: 0|來自: 中国新闻网

摘要: 中新社拉萨8月3日电 题:探访中国地方戏剧的“活化石”藏戏    作者 贡桑拉姆   西藏首个藏戏艺术展厅于本月开始免费对外开放,国家二级藏戏演员大央拉在展厅内一次又一次地叮嘱展位讲解员有关工作细节, ...
中新社拉萨8月3日电 题:探访中国地方戏剧的“活化石”藏戏 
  作者 贡桑拉姆
  西藏首个藏戏艺术展厅于本月开始免费对外开放,国家二级藏戏演员大央拉在展厅内一次又一次地叮嘱展位讲解员有关工作细节,她希望让每一位参观者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讲解,近距离地了解藏戏。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相传于公元8世纪出现雏形,后由藏传佛教噶举派高僧唐东杰布正式创建蓝面具藏戏。至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倡导开创了拉萨雪顿节表演藏戏的惯例,并逐渐形成一年一度大规模集中会演的习俗。 
  大央拉说,从18岁第一次登台表演传统剧目《文成公主》开始,她与前辈们带着古老的藏戏先后多次到中国内地和美国、德国等地演出,并用藏汉双语主持和讲解每一个演出剧目。
  今年藏剧团在编排传统藏戏《诺桑法王》,大央拉饰演反面一号人物顿珠白姆。她说,由于藏戏有其独特的唱腔及表演形式,许多年轻观众难以理解,因此她尽可能地以眼神、表情、肢体语言,传递故事情节与内涵。
  西藏藏剧团副团长班典旺久是中国戏剧界最高奖“梅花奖”的获得者。他介绍,藏戏发源于西藏,远播青海、甘肃、四川等藏区,形成了黄南藏戏、甘南藏戏、色达藏戏等分支。同时,西藏门巴、夏尔巴等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和印度、不丹等国的藏族聚居地也有流传。
  “因受藏传佛教影响,藏戏剧目内容普遍带有劝善惩恶、因果报应等佛学思想。”班典旺久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藏戏逐渐形成了《诺桑法王》、《朗萨雯蚌》等八大经典传统剧目。
  他告诉记者,藏戏发展既具备了中国内地戏曲的写意韵致和风格,也因受藏区特殊地理、社会、历史的影响,形成了与内地戏曲大异其趣的古老、质朴、独特的戏剧形态。藏戏服饰在藏族服饰的基础上,吸收了唐、元特别是清代宫廷官员服饰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服饰体系,并以带假面具表演的独特形式闻名遐迩。
  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藏戏在西藏已有12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现在藏戏艺术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班典旺久说,西藏和平解放以后,藏戏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藏戏艺术大胆探索创新发展之路,把藏戏从单一的广场戏变为运用现代舞台美术、灯光、音响、乐队、伴奏的综合性舞台艺术,用藏戏古老的艺术形式表现今天的新生活,使之焕发出新的光彩,京剧藏戏《文成公主》,现实题材新编藏戏《吉祥奥运》、《金色家园》等优秀剧目,深受民众喜爱。(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