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通訊:探訪中國地方戲劇的『活化石』藏戲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8-5 19:40| 發佈者: 南丘| 查看: 1516| 評論: 0|來自: 中國新聞網

摘要: 中新社拉薩8月3日電 題:探訪中國地方戲劇的『活化石』藏戲    作者 貢桑拉姆   西藏首個藏戲藝術展廳於本月開始免費對外開放,國家二級藏戲演員大央拉在展廳內一次又一次地叮囑展位講解員有關工作細節, ...
中新社拉薩8月3日電 題:探訪中國地方戲劇的『活化石』藏戲 
  作者 貢桑拉姆
  西藏首個藏戲藝術展廳於本月開始免費對外開放,國家二級藏戲演員大央拉在展廳內一次又一次地叮囑展位講解員有關工作細節,她希望讓每一位參觀者通過文字、圖片、實物和講解,近距離地了解藏戲。
  藏戲是藏族戲劇的泛稱,相傳於公元8世紀出現雛形,後由藏傳佛教噶舉派高僧唐東傑布正式創建藍面具藏戲。至17世紀,五世達賴喇嘛倡導開創了拉薩雪頓節表演藏戲的慣例,並逐漸形成一年一度大規模集中會演的習俗。 
  大央拉說,從18歲第一次登台表演傳統劇目【文成公主】開始,她與前輩們帶着古老的藏戲先後多次到中國內地和美國、德國等地演出,並用藏漢雙語主持和講解每一個演出劇目。
  今年藏劇團在編排傳統藏戲【諾桑法王】,大央拉飾演反面一號人物頓珠白姆。她說,由於藏戲有其獨特的唱腔及表演形式,許多年輕觀眾難以理解,因此她儘可能地以眼神、表情、肢體語言,傳遞故事情節與內涵。
  西藏藏劇團副團長班典旺久是中國戲劇界最高獎『梅花獎』的獲得者。他介紹,藏戲發源於西藏,遠播青海、甘肅、四川等藏區,形成了黃南藏戲、甘南藏戲、色達藏戲等分支。同時,西藏門巴、夏爾巴等人口較少民族聚居地和印度、不丹等國的藏族聚居地也有流傳。
  『因受藏傳佛教影響,藏戲劇目內容普遍帶有勸善懲惡、因果報應等佛學思想。』班典旺久說,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藏戲逐漸形成了【諾桑法王】、【朗薩雯蚌】等八大經典傳統劇目。
  他告訴記者,藏戲發展既具備了中國內地戲曲的寫意韻致和風格,也因受藏區特殊地理、社會、歷史的影響,形成了與內地戲曲大異其趣的古老、質樸、獨特的戲劇形態。藏戲服飾在藏族服飾的基礎上,吸收了唐、元特別是清代宮廷官員服飾的特點,形成了自己的服飾體系,並以帶假面具表演的獨特形式聞名遐邇。
  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09年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藏戲在西藏已有12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現在藏戲藝術進入了最好的發展時期。』班典旺久說,西藏和平解放以後,藏戲藝術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傳承和發展。特別是進入新時期以來,藏戲藝術大膽探索創新發展之路,把藏戲從單一的廣場戲變為運用現代舞台美術、燈光、音響、樂隊、伴奏的綜合性舞台藝術,用藏戲古老的藝術形式表現今天的新生活,使之煥發出新的光彩,京劇藏戲【文成公主】,現實題材新編藏戲【吉祥奧運】、【金色家園】等優秀劇目,深受民眾喜愛。(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