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武林第一絕學』【易筋經】是本按摩教程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8-5 21:18| 發布者: 山東受學| 查看: 1430| 評論: 0|來自: 現代快報

摘要: 儘管不斷有自稱『氣功大師』的人被打假、拆穿,但是『氣功』到底是門什麼樣的功夫,一直以來,大家都說不清楚。其實,不只現在有『氣功神話』,史書中也不乏神乎其神的『氣功大師』,用自帶的『真氣』就讓半身不遂的 ...
儘管不斷有自稱『氣功大師』的人被打假、拆穿,但是『氣功』到底是門什麼樣的功夫,一直以來,大家都說不清楚。其實,不只現在有『氣功神話』,史書中也不乏神乎其神的『氣功大師』,用自帶的『真氣』就讓半身不遂的老太太站起來走路了。不僅如此,氣功還有不少鐵桿粉絲,蘇軾、王維都是資深氣功愛好者,有詩爲證。但問題是,什麼叫氣功,氣功它到底是種什麼樣的功?  
  可延年益壽,還是治國『良藥』?
  其實它只是一種養生保健的方法
  氣功最初產生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中。【黃帝內經素問・移精變氣論】中寫道:『往古人居禽獸之間,動作以避寒,陰居以避暑』。在勞動中,人不斷調整呼吸,達到最舒服的狀態,自然地形成一種節律:勞動時身體散熱,呼吸加深加快;一停下來,呼吸就變得平穩,體內餘熱排出,身體變得涼爽。這種簡單的勞動和靜息方式便是氣功的起源。
  因爲江河泛濫,濕氣瀰漫,不少人患上了關節炎,於是人們在日常勞動外,模仿動物的行爲,創造了一些新動作,漸漸和舞蹈融爲一體,並藉此緩解寒濕導致的病痛。在生存得到保證後,人們開始追求延年益壽,青春永駐,這時,氣功又發揮了它的功用。【淮南子・詮言訓】中記載:『龜三千歲。』東漢高誘註:『龜吐故納新,故壽三千歲。』人們於是紛紛模仿龜、鶴等長壽動物呼吸的姿勢。在青海樂都地區出土的一件馬家窯文化時期的彩陶罐,上面就有一個模仿龜呼吸吐納姿勢的人像。
  不僅如此,氣功還被古代先賢看作治國的『良藥』。傳說商湯向伊尹詢問治天下的道理,伊尹回答他說,治天下應先治身,治身就要從氣功鍛鍊開始。【呂氏春秋・先己篇】記述了伊尹的這段話:『凡事之本,先必治身,嗇其大寶。用其新,棄其陳,腠理遂通。精氣日新,邪氣盡去,及其夭年。此之謂真人。』
  『氣功是通過調整呼吸、身體和意識(調息、調身、調心),達到強身健體目的的一種養生保健方法。』原中國地質體育協會主席宋萬煦告訴記者,氣功分成內練和外練兩種形式。像佛家參禪、道家的周天功和儒家的靜坐這樣一些強調靜坐、冥思的修煉都屬於內練;而太極拳這樣強調身體運動的則屬於外練。『無論是內練還是外練,主要目的都是爲了養生保健,現在說到氣功,就是指健身氣功。』
  【晉書》裡的幸靈大師
  能用『真氣』爲人治病
  古人也曾對氣功趨之若鶩。東漢哲學家王充是個很有意思的例子,早年他對氣功中的辟穀食氣、導引行氣,持強烈批判態度,到了晚年,他自己卻拜倒在氣功面前。不過,他還是理性地認識到『吞藥、養性,能令人無病,不能壽之爲仙』。
  范曄也在【後漢書】中指出『夫熊經鳥伸,雖延曆之術,非傷寒之理;呼吸吐納,雖度紀之道,非續骨之膏』。意思是說氣功雖有保健作用,那也只是在沒病前,長期鍛鍊有用。一旦傷寒、骨折發生,有病還是要治病,光靠氣功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在缺醫少藥的古代,人們還是把治癒疾病的願望寄托在氣功上了,不少典籍上都出現了一些天賦異稟的『氣功大師』。【晉書》裡就記載了一個叫『幸靈』的氣功大師,他甚至不需要練氣功,體內有一種自發的氣,用這種氣能爲人治病。
  書中記載,當時,呂猗的母親皇氏半身不遂,癱瘓在床十多年了。幸靈去給她治病,他在距離皇氏幾尺的位置坐下,閉目凝神,過了一會兒,對呂猗說:『去把你的母親扶起來吧。』呂猗不相信,幸靈對他說只管去扶,然後兩個人把老太太攙了起來。過了一會兒,老太太竟然就能自由行走了。
  蘇軾不單自己痴迷氣功
  還號召弟弟一起練
  我國古代,很多名人都對氣功『情有獨鍾』。唐朝時,太醫署就設置了導引按摩專科,採用按摩的外氣療法,氣功地位大大提高,不少名人都是氣功擁躉。不過他們修煉的方式,主要是參禪靜坐。大詩人王維就是氣功家,在【山中示弟】一詩中,他描述了自己在山中靜習禪定的切身感受。白居易一生疾病纏身,更是與氣功結下不解之緣。【靜坐詩】中描述了自己靜坐鍛鍊過程中的身心感受:『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曠然忘所在,心與虛空俱』。
  宋朝蘇軾和陸游也對氣功頗有研究。蘇軾不僅自己練習各派氣功,還寫了不少練功筆記;不僅自己練,他還專門寫信給弟弟蘇轍,和他討論自己練氣功的切身體會,讓弟弟也用心感受。
  陸游也多次在詩文中提到自己『效五禽』『學鳥伸』『習按摩』的氣功修煉。
  【易筋經】是本按摩教程
  『內練一口氣』練的就是氣功
  在金庸小說中【易筋經】被稱爲『武林第一絕學』,化腐朽爲神奇,不但讓游坦之克制住體內劇毒、保住性命,還修煉成很高的內功。【笑傲江湖】中令狐沖也用【易筋經】化解了體內『吸星大法』的遺患。
  『易筋經』就是氣功中的一種。武俠影視作品中,類似傳奇事情很常見。『高人』盤腿運氣,一出掌就發出排山倒海的力量,輕則數十人倒地身亡,重則山崩地裂。『氣功』真有這麼大威力嗎?
  『你盤腿坐著,突然出掌,試試有多大威力?推倒個3歲的娃娃問題不大,推倒幾個壯漢?這事兒恐怕誰都辦不到,腿盤著根本使不上勁。小說、電影中威力無窮的易筋經,其實最初就是按摩。』宋萬煦說。
  【易筋經】最初爲達摩祖師所著,宋元以前已廣爲流傳於少林寺僧眾中。講究內外兼練,內功就是靜坐參禪,但是坐久了容易氣血瘀滯,需要以外功來活動筋骨,剛開始是進行腹部按摩,不過這種按摩很講究,要根據氣候變化,按照定式,從右推向左,施力要從輕到重。後來才漸漸變成一種活動筋骨的健身方式。
  『我們常說「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練的這口「氣」就是「氣功」。1958年,我剛進省隊時,教練就讓我們練「氣」。怎麼練?馬步站樁,一站就是45分鐘,採用腹式呼吸。練過之後就會發現,在練武功時,更有爆發力,能自動調整呼吸,張弛有度,不容易疲勞。所以,練武的人,練氣功是很必要的,但是氣功絕不是一種很厲害的功夫,它其實是基本功。』宋萬煦說道。
  氣功不可能包治百病
  但能讓孩子注意力更集中
  『健身氣功是中華文化和中醫學的瑰寶,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對人的養生、保健有巨大貢獻。一些病人通過練氣功,進行心理調整,有了克服疾病的樂觀情緒,對於治療有很好的幫助,但是氣功只能作爲一種輔助治療手段和養生鍛鍊方法,不可能「包治百病」。』南京中醫藥大學國家級重點學科『中醫養生學』學術帶頭人謝英彪告訴記者。
  專家曾在無錫、上海等地做實驗,對323名年齡在50到75歲的中老年群眾進行氣功教學,每周進行不少於4次的練習,每次1小時,3個月後,女性的腰圍變細,練習者心血管機能、呼吸機能等明顯改善,握力也增強了。
  『我們也在小學開展了氣功教學的實驗。練了一段時間,老師們反饋,孩子們學習時入靜更快,也更加專注了。』江蘇省健身氣功管理辦公室主任趙玉坤告訴記者,現在國家推行的健身氣功,像五禽戲、易筋經、六字訣、八段錦、大舞等在家就可以練習,有強身健體的功效。
  (記者 唐蕾)
來源:現代快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