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幅梳着長辮子的女子背影的照片上,王冬齡用草書寫上了【大學】中的句子。
『你看到這個作品時,是什麼感受?』 『很前衛』、『太現代了』、『創意十足』、『美得不得了』……昨天,在三尚當代藝術館裏,著名書法家王冬齡一看到相熟的朋友和記者,就忍不住上前,問問他們的感受。 作為【杭州跨年展醒墨】的壓軸展覽,王冬齡的【黑白至上】系列作品一出場,每個人都有點『嚇着了』。 一向愛跨界的『老頑童』王冬齡,這次用楷書、篆書、隸書、草書等不同的書體,在各種唯美、時尚的人體攝影和海報上,寫下了自己的『讀後感』。 在他看來,『世界上最美的,還是人。』 展覽上,近40幅的攝影作品,都是王冬齡二十多年來的私人收集。 愛看時尚雜誌的他,一看到有意思的廣告海報,就會裁下來。昨天展出的作品【對花說】,就是某大牌服飾的廣告海報,王冬齡在上面,用草書寫上了歌曲【男人海洋】的歌詞,這讓許多前來看展的年輕人,大呼『新潮』。 還有一張女子赤身趴在沙灘上的照片,王冬齡在她『身邊』,寫下了莊子的【逍遙遊】,海水處留白。 這幅作品,是這次展覽的系列作品中,最早成型的一件。這張照片,王冬齡藏了二十多年。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王冬齡應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之邀赴美講學。他在美國攝影家愛德華・韋斯頓的人體攝影畫冊中,看到了這張名為【沙漠女人】的照片,不禁思緒萬千。 『書法和人體,如果能相互疊加,視覺上,會產生一種複雜的感覺。』他悄悄撕下了這一頁。二十多年後,經過『加工』,出現在了這次展覽上。 現場擠滿了年輕人和外國觀眾。一位瑞士姑娘來中國十年了,雖然她看不懂照片上寫的是什麼,但她對這種中西合璧的藝術形式,大呼過癮:『王老師的心態比我們還年輕,字如其人。』 中國美院書法系教授沈浩則建議觀眾,這些作品要先遠看,再近看,千萬別當成純粹的書法作品看,『這首先是一種視覺藝術,近看後,每個字體又不同,和人體曲線相呼應,很有意思。』 事實上,攝影與書法的結合,對王冬齡來說,不是第一次。去年,他就在自己拍的『西湖十景』照片上,大膽揮毫。 『生活中,我們常常忽視了大自然的美,更忽視了人體的美。』王冬齡說,流暢的書法,與唯美的人體攝影相結合,並非突發奇想,而是藝術道路上的自然趨勢。 他告訴記者,上世紀六十年代,他還在南京師範學院上學時,有一次偶爾接觸到人體畫,他驚訝地發現,『世上最美的線條,是人體的曲線』。 『以前寫書法,是在白紙上隨便寫,但在一張人體圖片上寫字時,就成了情境書法。它的視覺聯想更為強烈,內容和圖片是相互補充的。書法對圖像的布白、結構都會產生影響,處理得不好,就會生硬、突兀。』王冬齡說。 昨天,歌德、尼采、紀伯倫的詩歌、文章,以及古老的【詩經】,都被頗有意味地寫在了照片上。 盧坤峯,是王冬齡曾經的老師。他說,如今國外的抽象藝術很多,把一張紙撕得粉碎,就稱為『現代』,而這次,王冬齡除了形式特別之外,還有中國韻味。 『我們的文化傳統,對人體美,比較抗拒、掩飾、逃避。』王冬齡說,儘管如今人們對擁抱、親吻,已經習以為常,但從精神層面上看,我們對人體美的認識,還是缺少理解,他希望『通過這次展覽,大家更能體味到人體本真本性的美』。
來源:錢江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