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景德鎮7月18日電(範文娟 陳小願)100多位港澳與內地文化人士18日參加了在景德鎮舉行的『江西文化推介會』。
本次推介會是由中國文化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江西省文化廳承辦的『藝海流金―感悟瓷魂』活動的組成部分。 當日,江西省文化廳廳長郜海鐳向與會者介紹了江西的文化發展歷史和現狀,包括被喻為古代文化『活化石』的贛儺文化、影響深遠的書院文化、燦若星辰的歷史文化名人等。 郜海鐳說,在中國古代書院一千多年的歷史中,江西是最發達的省份之一,江西書院鼎盛時期有1000多所,並數度『獨領風騷』。白鹿洞書院位列『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首,宋代理學家朱熹在白鹿洞書院立下的"鹿洞教規"是古代書院教規的典範,為江西和全國各地眾多書院所借鑑或採用。 郜海鐳表示,江西非常重視文化遺產保護的保護。江西現在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46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性傳承人34名。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2個(全國共15個),國家級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3個(全國共41個)。 作為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江西萬年,2010年6月14日,『萬年稻作文化』被聯合國授予『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而萬年仙人洞最古老陶片(2萬年前)被美國【考古雜誌】評為『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近年來,在文化理念的引領下,江西大力發展生態文化、綠色文化。郜海鐳介紹說,江西除了擁有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外,還有為香港同胞提供潔淨飲用水的贛南安遠縣三百山的東江源。 此外,江西重視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對外文化交流,出台了一系列促進文化繁榮發展的政策。目前,江西雜技走遍了80多個國家和地區,贛劇在歐美和港澳台地區演出,陶瓷工藝品展遍了『五大洲』。 郜海鐳稱,『下一步,將積極推動江西文化走出去,組織與非洲的對外文化交流合作,並進一步加大與港澳台地區的文化交流合作』。 與會的一些港澳文化人士向記者表示,江西豐厚的文化資源讓他們感到驚訝。 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副局長姚京明告訴記者,江西與澳門很有淵源,澳門曾是江西外銷瓷器的一個中轉站,兩地的合作空間很大。(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