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一位德高望重者裸奔多年後,終於有人站出來說『他沒穿衣服』。
冀寶齋神話開始破滅,即便『中藏網』那篇義正詞嚴的『戰鬥檄文』【馬伯庸懷不可告人目的誹謗冀寶齋博物館】,也不能力挽大廈將傾。14日,河北省文物局通過人民網公佈對『雷人博物館』冀寶齋的調查處理結果:冀州市民政局現已撤銷冀寶齋博物館的民營非企業單位註冊登記證,冀寶齋閉館整頓。冀州市紀委、監察局將對相關部門責任人調查處理。3A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少先隊實踐教育基地、省級科普基地等多個牌子也被要求摘除。 馬伯庸是那個最先說出『皇帝沒穿衣服』的人。這位擅長文學『穿越』的作家發現了一個『穿越博物館』,遂發表題為【少年Ma的奇幻歷史漂流之旅】的博文,將『河北最大民間博物館』從神話巔峯推落。 用『贗品博物館』來形容冀寶齋未免不公,那等於辱沒了『贗品』二字:贗品至少力求以假亂真,在歷史對應、仿製工藝上有技術含量要求。而冀寶齋的部分『藏品』卻全無章法更無禁忌。比如『雍正年制』的金陵十二釵大缸、顛覆中國瓷器史的唐五彩人物紋筒瓶、分公母的青花釉裏紅描金12生肖等,錯位、穿越得匪夷所思。贗品沒有文物價值,至少不乏觀賞與教育價值,而歷史上張冠李戴、工藝上粗製濫造的『文物』實為侮辱觀者智商。 何謂博物館?收藏具有科學、藝術或歷史重要性的物件並向公眾展示的建築物或機構。按此定義,冀寶齋很多收藏不僅不是文物,簡直就是文物的反面或者說反諷;冀寶齋博物館不應叫博物館,最多只能叫『王宗泉個人收藏館』(那些東西全是村支書王宗泉的個人愛好物什)。 如果只是『王宗泉個人收藏館』,以假當真,以裸為美,就相當於一個人私下不穿衣服家中裸行,自娛自樂,倒無大礙;但命名為博物館,並戴上3A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少先隊實踐教育基地、省級科普基地等等高帽招搖過市,就成了沿街裸奔的公共事件。 看出有人『光着屁股』的,並不僅馬作家一人。據當地官員坦承,他們其實也了解冀寶齋博物館的東西是假的,但是各級官員和省內外專家來冀州基本會去參觀這個博物館,否則也『沒有什麼可以參觀的』。這樣的『將錯就錯』論似曾相識,比如著名的陝西『華南虎照』。 小孩子都知道那個『皇帝的新衣』故事。大臣們害怕被認為是『愚蠢』『不稱職』的人,不惜讚美裸體的皇帝。河北冀州的官員對博物館的『山寨』心知肚明卻不願道破,只要算政績,假的也行。兩個故事的共通性是:總有人冒着被愚弄的危險對真相裝聾作啞。行政力量與權威的附和,將假文物的泡沫越吹越大,大到誰都不敢戳破。而皇帝的新衣穿着越久,一旦被說穿,就越是尷尬。(徐瓊) 來源:成都商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