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邊牆」原狀,迫在眉睫。』中國明陵研究會會長胡漢生介紹說,普通市民都知道明十三陵,對邊牆卻了解不多。
邊牆類似於長城,依山而設險,連接重要山口,將明十三陵圍在中間,歷史上長度達到120里,有的邊牆還有垛口、有馬道、有敵樓,是明十三陵陵區『起始線』。 胡漢生介紹,明十三陵坐落於天壽山麓,兩座山間的山谷地帶稱之爲『山口』,明朝中期以後爲了保護陵寢的安全,加強了邊牆的建設。山口之間由『邊牆』連接,圍住整個陵區。 但到了清朝以後,邊牆逐漸遭受到自然和人爲的破壞。從文物保護的角度來講,邊牆還有遺址存在,如果不加以修繕,邊牆有可能全部坍塌消失。 對此,十三陵特區工作人員表示,邊牆的修繕工程已經列入今年特區的重點工作,目前啟動了勘察工作。 重修設想 封閉管理 邊牆將成景區一部分 邊牆修好是個什麼樣子?會再次將十三陵封閉起來麼? 『邊牆並非修建銅牆鐵壁!』工作人員介紹,邊牆修繕後,將會在景區留出遊客集散地。雖然遊客到達景區後,機動車不得進入景區,但遊客可以乘坐特區的環保大巴車進入景區參觀。 整個十三陵特區將在未來實行封閉化管理,同時修建過境公路。修繕邊牆會將120平方公里的景區圍在其中,成爲景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爲十三陵景區封閉化管理打下基礎。 重修進度 分期進行 方案已報文物部門 按照特區的初步想法,『邊牆』的保護修繕將分期進行。先期擬對十三陵門戶區以大紅門爲中心點,向東延至中山口、東山口,向西延至榨子口、西山口區域內的邊牆進行修繕。 由於明十三陵既是世界文化遺產,又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此修繕工作格外嚴謹,專家要通過挖探溝、看牆基、尋三合土等方式來找尋邊牆的蛛絲馬跡。 北京文物保護設計所將會綜合專家意見制定修繕方案,方案經北京市文物局、國家文物局等部門審批,審批結束後,工程才能動工。 來源:法制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