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拉薩老城區文物保護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昭寺正門前的3座石碑『唐蕃會盟碑、種痘碑和無字碑』日前修繕完畢,首次以嶄新的姿態對外開放。其中,矗立了1000多年的唐蕃會盟碑在風雨中一次次見證著藏漢民族團結和友好情誼。
大昭寺是所有藏傳佛教信徒都要去朝拜的地方,終年桑煙繚繞。大昭寺門前的青石板被朝拜的人磨得光潔平滑。 大昭寺廣場上,矗立了1000多年的唐蕃會盟碑碑身仍保存完好,曾經作爲保護措施而圍砌在石碑周遭的厚牆已被拆除,花崗岩材質的石碑正面和左右兩面均刻有藏漢兩種文字。爲更好地展示藏漢民族團結的千年見證和方便遊客市民觀賞,修繕完工後的石碑四周裝上了極具藏式特色的鏤空欄板。 大昭寺廣場上的另一座碑爲種痘碑,高3.3米,有300多年的歷史,爲紀念清朝乾隆年間中央政府向西藏人民傳授種痘方法以防治天花所立。種痘碑後面就是無字碑,無字碑上沒有任何文字及符號。據長年居住於老城區內的居民說,相傳無字碑是爲了紀念當時修建大昭寺的工匠們而立。 『唐蕃會盟碑是西藏重要的古文獻之一,也是研究唐蕃歷史的重要文物。碑文反映漢藏兩族「歡好之念永未沁絕」,1000年前就「尋甥舅之盟」「立碑以更續新好」,表達了漢藏歷史悠久的親密關係。』拉薩市文物局副局長李糧企說。 唐蕃會盟碑保護工程於今年3月啟動,拉薩文物部門對這塊重要的石碑進行了精心修復,這也是國家投入3億多元,對古城拉薩的重點文物進行保護的一部分。李糧企說:『至此,這項重點文物保護工程使得見證和承載著拉薩歷史文化的千年古碑再現輝煌。』(尕瑪多吉) 來源:中國文化報 |
歲次乙巳辛巳月乙酉日|黃帝4722年四月十九日未時| 2025/5/16/週五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