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立『北京價格』,實現『北京價格漲跌主導世界價格』;打造『北京發佈』,使『北京發佈』成為全球文物藝術品交易市場的風向標;建立信用評級,對文物鑑定專家評級並公佈。昨天,記者從北京文物藝術品交易產業發展座談會上獲悉,本市將建六大平台,護航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發展。這六大平台包括:市場交易平台、展覽展示平台、價格指數平台、信息數據平台、信用評級平台以及理論研究平台。 據了解,本市正逐漸成為世界文物藝術品拍賣中心,每年約有50萬來自國內外的收藏愛好者,參與北京的拍賣及相關活動,2011年文物拍賣總成交額已超過500億元。 鑑定專家將信用評級 近年來,隨着全民收藏熱的興起,文物拍賣、鑑定等領域的亂象也層出不窮。為了更好地促進文物藝術品交易產業發展,本市將建立信用評級平台,把道德問題經濟化、誠信問題市場化、信用問題層級化,通過深入、全面、科學分析交易主體的有關信息,作出相應的信用評級,並與市場准入機制掛鈎,達到規範交易、淨化市場、提升信用的目的。 按照規定,此次信用評級將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對拍賣企業和文物公司作信用評級,一類是對鑑定專家和收藏家作信用評級,評級結果將在主流媒體上定期發佈。 藝術品將有指導價 藝術品的價格不再是『霧裏看花』,本市將建立價格指數平台。專家表示,掌握定價權是打造世界文物藝術品交易中心的重要指標。本市要充分整合各方優勢資源,由有關政府部門牽頭,建立完備的價格指數平台,將拍賣企業、文物公司、中介機構、主流媒體、互聯網新媒體、金融服務機構等納入其中。 通過這個平台匯總各方數據信息,分析形成文物藝術品交易『北京價格』,包括單品價格指數、分類價格指數、價格總指數等價格數據,並實時或定期發佈。這樣做不僅有利於規範市場,而且有助於實現以『北京價格』引領交易市場,實現『北京價格漲跌主導世界價格』。 文物藝術品信息將『北京發佈』 本市將打造信息數據平台,建立完善文物藝術品信息採集網、製作網、傳播網、營銷網和數據庫,及時準確抓取全球文物藝術品產業的最新資訊、行情走勢、企業動態等,第一時間發佈權威專業信息,掌握國際話語權,打造『北京發佈』品牌,使『北京發佈』成為全球文物藝術品交易市場的風向標。 市場交易平台有望『上網』 本市將建立多種形式、不同定位的交易平台,實現差異化發展。一邊是打造高端平台,扶持瀚海、保利等重點拍賣公司,把中國藝術品交易中心打造成一流藝術品交易中心,佔領國際高端市場;一邊是規範大眾平台,鼓勵古玩市場、私人博物館、美術館、畫廊等繁榮發展,整合收藏資源,盤活民間藏品。 另外,文物藝術品交易平台有望上網。本市將打造網上文物藝術品交易中心,提供便捷、快速、高效的交易服務。 展示平台吸引全球藏家 依託北京會展資源優勢,舉辦文物藝術品展覽會、博覽會,薈萃全球文物藝術品精華,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號召力的展會品牌。吸引國內外頂級藏家和收藏愛好者雲集北京,參加交流展示、座談研討、洽商合作等活動。 據初步統計,文物藝術品交易業的快速發展,已成為拉動本市文化活動及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拍賣活動帶動文物藝術品鑑賞、講座、拍賣品展示、圖錄出版發行等相關產業鏈的規模化發展。此外也極大地帶動着北京金融、旅遊、物流、餐飲、酒店等服務產業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約有50萬來自國內外的收藏愛好者,參與北京的拍賣及相關活動。 理論研究平台有望建立 本市要搭建理論研究平台,『藏盡其用』。文物等有關部門將充分整合高等院校、文博機構、拍賣機構的學術研究資源,深化基礎理論研究、產業研究、市場研究,抓好戰略研究與頂層設計,推出產業標準,制定價格指數,提出發展對策,為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 新聞背景 拍賣成交額4年增4倍 本市文物藝術品交易產業盤子大、增長快。2007年,北京文物拍賣成交額首次衝破百億元大關,並保持高速增長,2011年總成交額超過500億元,4年增了4倍。不僅如此,高端拍品逐漸『扎堆兒』京城。以2010年為例,全球21件過億中國文物藝術品拍品中,14件在北京拍出,佔據三分之二。 在北京,領軍企業、文物商店集聚。本市不僅匯集了嘉德、瀚海、保利等全國一流的拍賣企業,擁有文物商店63家,還有北京古玩城、天雅古玩城、潘家園古玩市場等交易市場20多家,年交易總額達40億元。『北京的文物藝術品交易市場越來越為國內外業界所認可,成為繼倫敦、紐約、香港之後的全球第四大藝術品市場,並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中國文物藝術品交易中心。』市文物局局長孔繁峙說,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還有眾多研究機構,在文物鑑定、理論研究等方面成果顯著。 然而,文物收藏和藝術品收藏日趨活躍的同時,文物鑑定領域的亂象層出不窮。『雖然北京文物藝術品交易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目前仍處於初級階段。』市文物局有關負責人坦言,市場不夠成熟,『散』、『亂』問題比較突出,一些企業不守規則、欺騙買家,文物交易市場存在真假難辨、良莠不齊、誠信缺失等情況。 『這些都是產業培育階段不可避免的問題,應該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不能因噎廢食。』華辰拍賣有關負責人甘學軍認為,『對於文物藝術品交易產業,本市應更注重促進,而不是管與限。市場有一定的自愈淨化功能,拍假售假並不能成為主流。』 相關觀點 文物藝術品入關門檻應降低 『近年來,通過拍賣回流的文物超過10萬件,國寶級文物超過30多件。』中拍協有關負責人在座談中透露,然而,文物回流入關時仍存在一些尷尬,有關部門應儘快建立專門針對文物藝術品入關的法規,而不是將其當作一般貨物來對待。 『文物回流面臨巨額的增值稅和關稅。』收藏家馬未都說,『有時候我從國外購買的文物,入關手續和收費非常高,繳納的稅金甚至高過奢侈品。希望有關部門儘快出台政策,便於更多的中國文物重回祖國。』 拍賣資訊 40餘場拍賣會下月扎堆開 下月起,春拍陸續開幕。據北京市文物局統計,本市105家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將舉辦40餘場近百個小專場拍賣會。 另外,本市擬建一座藝術品教育和展示中心,初步選址天壇附近。『宣傳展示應該是多個層面的,因為文物收藏不僅僅是有錢人幹的事情。』收藏家馬未都說。 [聲明]以上內容只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並不代表『藝術國際』網站的價值判斷。 來源:北京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