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趣味國學:致那些『混』出來的歷史(2)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3-7-5 19:33| 發布者: 順天道化| 查看: 1999| 評論: 0|來自: 廣州日報

摘要: 反思: 歷史沒有絕對的『必然』 縱觀中國古代的寫史人,『形而上』的思想害人不淺,仿佛帝王將相生來是精英,都是三頭六臂,比及庶人神通廣大。禍及近年來的說史書籍,難逃這一怪圈。 兩書的特點在於: ...

反思:

歷史沒有絕對的『必然』

縱觀中國古代的寫史人,『形而上』的思想害人不淺,仿佛帝王將相生來是精英,都是三頭六臂,比及庶人神通廣大。禍及近年來的說史書籍,難逃這一怪圈。

兩書的特點在於:讀史、解史完全不走傳統路線,獨辟新徑、大展『史識』,不僅以人為本,更能從細節出發,綜合多方面的因素還原豐滿的歷史人物,並能分清主次、深度解析。

歷史沒有什麼絕對的『必然』,歷史上的成功人物、尤其是政治上的成功人物,未必一定有什麼過人的才華與膽識,也不一定有什麼『燕雀』看不懂的『鴻鵠之志』,唯獨一個能『混』,混得透,是吃遍天下無往不勝的必要條件。除此之外,命運之神眷顧,也不可或缺。聽這話怎麼這麼熟悉?『鹿鼎公』韋小寶的經歷嘛。

於是,我們讀【歷】一書,知道曹操早年曾想殺楊修的老爸,偶然遇到戰事沒有找到藉口;之後才拿他兒子出氣,成就了語文課本上的經典段落【楊修之死】。

還有,清朝乾隆時期,五台山的尹紹淳因為怕老婆,連續兩次給皇帝老兒上書『求官』;剛好遇到乾隆心情不好,一氣之下弄起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文字獄』活動。

縱橫:

讀史汲取人生正能量

『混』這個詞,放到哪個文明史、哪個古代國家,都不是個貶義詞,因為對於個人來說,其中包含了懂得生存的勵志內涵,至於是否還包含着『厚黑』的文化劣根性的問題,看客則要見仁見智了。

在【歷】與【大】二書看來,個體的發展決定於三個條件,個人努力、社會環境與命運際遇。人生的特定階段里,可能某個因素的影響力更大,但總體來衡量,其實說不上哪個因素更為重要。

『杯具』因此也有三種,性格悲劇、社會悲劇與命運悲劇,命運悲劇因為不可抗,被視為終極悲劇。從『混』歷史的角度來說,我大清早出門,踩到突然飛來的垃圾,視為命運悲劇;我出門看到滿地垃圾,不踩的話走不了路,視為社會悲劇;我出門有好路不走,偏要故意去踩垃圾,視為性格悲劇。

透過類似的說史好書,我們看古人的『杯具』,既可以純粹『落落淚』消遣,也可以勵志一些,反思反思自己的職場、情場過往,汲取一些個人生存的正能量。

總結

古人的『土饅頭』

悟出淡定美德

中國的古代史雖是封建王朝,對於個人而言,卻也不全是什麼『杯具』,插上一根牙刷進去,就迅速變成了『洗具(喜劇)』;類似的說史好書,以其幽默調侃、古話今說、穿越現場,起到了一根牙刷變『喜劇』的作用,與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異曲同工。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說好聽了,是『滾滾長江東逝水』,說難聽了,就是賈母說的『混吃等死』;妙玉又怎麼說來着: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需一個土饅頭;古代名人的人生經歷尚且如此,我們何不活得更瀟灑一些?自己淡定、淡泊一點兒,對別人寬容些,好日子好好過。小小一本書,可以不那麼勵志,但寓教於樂之餘,搞不好還能起到勸人修身養性、乃至和諧社會的作用。

劉君的書寫得瀟灑,故事裡的歷史人物也多有瀟灑之舉;但能『灑』能『混』得起來,卻是建立在作者本人深厚的國學造詣上的;縱貫3000年歷史,劉君『經史子集』皆精通,典籍細節多鑽研。張君更不必說,本來就是『江湖』公認的大師。我們才能有幸讀到『職場歷史,先蛋疼,再淡定』、『痴情秦國太后玩殭屍戀』、『康熙抱怨不能退休』這樣新鮮有趣的故事,評鑑古人的拳拳之心。

『說史』並非『戲說』,真實歷史也能說得妙趣橫生。


來源:廣州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