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彥波又火了! 上一次被媒體密集關注是由於他離開大同調任太原市市長時,民間自發挽留他。日前,山西省太原市市長耿彥波以超過百萬的得票數領跑『山西十大文化符號』評選活動的消息,再次引發網絡熱議。 據了解,由山西省文化廳主辦的『山西省十大文化符號評選活動』於3月15日正式啟動,所有的候選名單均以個人和企業兩種方式進行報送,評選分為人物類、景觀類、建築類和美食類等七大類別,在經過組委會對申報材料的知名度、影響力等方面進行篩選後,方可入圍。網絡投票開始後,耿彥波的得票數把歷史悠久的晉祠、傅山、山西會館、大同城牆、渾源涼粉、絳州澄泥硯和雲岡石窟等遠遠甩在身後。 記者發現,截至6月23日17時整,耿彥波的票數為1540236票。一篇該活動組委會於5月13日發布在官網的新聞稿稱,截至5月13日12時整,耿彥波的票數為260326票。這也就意味着,在一個半月里,耿彥波的票數增長了128萬餘票。而根據某網站提供的一種排名查詢工具,山西省十大文化符號評選活動官網『近一月日均IP量』約為532個獨立IP。 活動組委會5月25日發出一則警告:『發現存在惡意刷票行為,甚至造成網站不能正常運行。』 此次『山西省十大文化符號評選』到底有沒有惡意拉票或者投票行為,目前主辦方對此沒有回應。 據報道,耿彥波在評選網站上的介紹稱,其原任大同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黨組書記,現任太原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黨組書記,曾『提出「建設一個新城,改造一個舊城,挖掘一個古城」的宏觀建設思路』。 山西省十大文化符號評選活動組委會的另一篇新聞稿稱,耿彥波作為『一個現代人,超越了許許多多歷史名人,是在眾多古文化符號中凸顯出來的鳳毛麟角的現代符號,這是時代的一種進步。』評選網站上還有一則關於耿彥波的網友評論,稱『您是大同人的驕傲,您就是大同的一座豐碑,大同人民永遠愛戴您。人民公僕耿市長,大同人民永遠愛您。不僅為我們勾畫了大同夢,也讓我們找回了自尊與自信。』 山西省十大文化符號評選活動官方網站顯示,耿彥波的申報單位為『個人』。據中新網報道,活動總策劃武敬東表示,耿彥波的申報材料是一名網友提供的。武敬東還說,入圍名單揭曉後,每天都會有十幾通電話打來詢問,不少大同人流露出對耿彥波的不舍。他說:『耿彥波市長的高票數,反映出當今社會民眾對實幹官員的喜愛。』 然而,有很多人對此表達了不同的看法。 時評家王安認為,一個官員變成『山西第一文化符號』,這事莫名其妙。評選活動對『文化符號』的說明是:『經過時間洗滌之後沉澱下來的文化精華,是某種意義和理念的載體。』耿彥波在山西當官是有些年數了,但還談不上『經過時間洗滌』。 還有網民建議,『耿彥波應當出面予以投票者感謝,並主動退出評選。』 有人『規勸』太原市市長耿彥波:不管是經濟領域、文化領域還是其他領域,如果搞不清權力之手應該遵循何種尺度的邊界,其實最簡單的做法就是不介入,不參與,更不干預,做好基本的管理與服務工作即可。 『百度百科』中關於『文化符號』的描述有:『文化符號,是指具有某種特殊內涵或者特殊意義的標示。文化符號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內涵豐富。』『文化符號是一個企業、一個地域、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獨特文化的抽象體現,是文化內涵的重要載體和形式。』 有評論者認為,對於官員來說,依法執政比突出個人重要得多。一個官員在一個階段的表現,不足以成為文化符號,也不足以從文化符號的角度來解讀,GDP與文化符號不能畫上等號。在職官員成為超過晉祠的文化符號,只能讓山西尷尬,讓現代人尷尬。記者 桂傑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