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錢文忠解讀『百家姓』:王姓多半有貴族血統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3-7-3 17:56| 發布者: 休竹客| 查看: 2760| 評論: 0|來自: 廣州日報

摘要: 從字面理解,多少就可以推測出王姓與皇帝、君王有關的尊貴血統,尤其是兩漢之際的王莽,更是一個爭議人物,做出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    王當然是個大姓,其來源非常複雜。一說來自姬姓,周文王之後。周文王 ...
從字面理解,多少就可以推測出王姓與皇帝、君王有關的尊貴血統,尤其是兩漢之際的王莽,更是一個爭議人物,做出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 
  王當然是個大姓,其來源非常複雜。一說來自姬姓,周文王之後。周文王第15個兒子叫畢公高,他的後代因爲自己是王族之後,就改稱爲王。
  二說出於子姓。這一支是商朝忠臣比干之後。比干姓子,是王族,他的後代改過很多姓,其中有些因爲自己是王子、王族,就改姓王。
  三說出自媯姓,齊太公田和之後。田和先祖田敬仲本是陳國公子,而陳國是周初分封的媯姓諸侯國之一,後因內亂田敬仲投奔齊國。齊被秦國滅了以後,齊國後人因爲曾經是王,就改姓王。從媯姓改姓王的這一支裡邊,出了一個了不起的人物――王莽。過去的教科書中,王莽完全是一個反面人物,一個處心積慮的偽君子,一個篡位者,而現在的史學界對他持一種越來越肯定的態度。因爲做偽君子一年、兩年是可以的,如果做一輩子,難度是相當高的。王莽就幹了這麼一件難度極高的事情。照此說法,恐怕他還真是一個君子呢。
  我講了這麼多王姓的來源,看上去挺複雜,其實簡單總結起來,就是很多王姓都是各個諸侯國的王族後裔。秦國統一天下後,六國子孫中每一國都有改姓王的,這也是保命的方法。你想啊,這麼多改姓王的,混在人堆里,誰也認不出來是敵是友。後世很多朝代的王族,也有因各種原因改姓王的:金朝滅亡後,很多貴族改完顏爲王姓;爲了避免爭權奪位引發的動盪,成吉思汗第六子逃到中原,也改姓王;辛亥革命以後,愛新覺羅家族裡面就有一支改姓王的。
  當然,還有一部分人改姓王是別的原因。大家還記得燕國的太子丹吧?他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其後代就被王莽賜姓爲王。看過【隋唐演義】的人都知道隋末有一個王世充,可他原本就不姓王,姓支,是西域胡人,因母親改嫁漢人王氏,才隨繼父姓王的。
  秦漢時期,王姓基本生活在山西的芮城、夏縣、蒲縣、平陸、河南的開封、虞城、淮縣、陝西的咸陽、山東的淄博等等地區。我們可以看到,王姓在當時的分布範圍已經擴大成一個個區域了,不像別的姓只是散落分布成一個個點。後來,子姓王氏的後裔中有一支從河南的衛輝遷到了甘肅天水、山東的東平,河南的新蔡、新野、焦作等地方。兩漢之際,因爲王莽勢力龐大,媯姓王氏繁盛一時。魏晉南北朝時,又出現了中國的名門望族:琅琊王氏。晉皇室南渡以後,著名人物王導對東晉在南方紮根、開拓居功甚偉。有一句話說:『王與馬,共天下。』其中『馬』指的是晉朝皇室司馬氏,『王』指的就是王導,王氏能夠與司馬氏平起平坐共天下,可見其確實權傾一時。當時的王氏占據了所有朝廷高職,甚至掌握了當時的輿論導向,非常顯赫。唐朝末年時,福建還是一片荒蠻之地,不像今天這麼繁榮,王潮和王審知兄弟兩人南遷福建,建立了閩國,由此王審知被稱爲『開閩第一人』。至今,東南沿海一帶的王姓人口數量特別多。
  王姓作爲一個大姓,典故多得講不完,和很多其他的大姓一樣,一個王姓我們就可以至少講300講。在這裡我就想講一點,即王姓對於中國姓氏文化的獨特影響。
  大家都聽過【百家講壇】易中天先生講三國,也都看過【三國演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三國姓氏文化的一個特點――【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多是單名。張飛、劉備、馬超、趙雲、呂布、董卓、諸葛亮、曹操、孫權、孫策、孫堅、魯肅……怎麼都是單名?想過嗎?易先生好像忘了講。
  按照中國姓氏文化的傳統,單名是很少見的。因爲家族起名時需要有一個排行字,像我錢文忠名字中間這個『文』字是老祖宗定的,我爹不能改,我爺爺也不能改,後面有個『忠』字專屬於我。而且,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人們是非常講究出身的,一個人是不是名門望族,最好一眼就能看出來:你是哪一支的、哪一輩的,名字裡都帶著呢。那爲什麼偏偏三國時,出現這麼多單名啊?這個反常的現象大家可能都沒太留意。說起來傳統文化裡邊的奧妙實在太大了,這事兒是誰幹的呢?王莽。原來,王莽曾經頒布了一條法律,規定『去二名』,也就是不准用兩個字的名字,而且還補充了一條――一旦人犯了罪,名字就得改回兩個字。這樣一來,沒有犯過錯誤的人都是單名,犯了錯誤的都是兩個字的名,這下犯沒犯過錯從名字上就區分出來了。王莽這個人特別堅持『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他對自己家人也是高標準、嚴要求,他自己有一個孩子犯了法,就逼孩子自殺了。爲此,很多人說王莽是偽君子。如果這叫偽君子,那真就沒法說了。王莽的長孫王宗也曾犯了法,自殺了。但人死了還不算完,王莽說:『宗本名會宗,因製作(註:古代法律舊稱)去名,今復名會宗。』所以王宗就改回了王會宗。
  就這樣,王莽的一條規定影響了一個時代。三國時期上溯到王莽的新朝,還是有點兒年頭的,居然一直延續使用著這條法律,可見影響時間之長。後來隨著時間推移,這條規矩就作廢了,人們的名字又變成以兩個字居多了。現在中國人姓名最長的有十三個字。我一直想拜見這位高人的爹媽,問問他們爲什麼給孩子起這麼長名字。怎麼稱呼他呢?就跟我們前面講的九字姓一樣:爨邯汕寺武穆雲籍鞲。孩子的名字沒叫完,人家走出去三里地了。
來源:廣州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