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北京城中轴线,正由北向南逐步修缮,还原历史风貌。昨天,记者从西城区获悉,位于什刹海畔的北中轴线一段修缮已经启动,将恢复成明清风格商业街区,挖掘地区的历史文化积淀,重现北中轴旧时繁华胜景。
中轴线“大运河” 交汇点率先修缮 最先启动的北中轴线区域,北起鼓楼西大街,南至平安大街,西至前海东沿,东至地安门外大街东侧沿街建筑,面积15.56公顷。 这一区域位于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东侧,是“传统中轴线”与“京杭大运河”申遗项目的交汇点,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西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也正因此,北中轴线的修缮标准定位很高,要瞄着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去做。 这一项目总投资83亿元,项目实施后,该区域的沿街商铺将恢复以明清风格单体建筑为主的整体样式,并引入、配置茶文化博物馆等公众体验中心、高端精品酒店、国际性开放交流中心、展演中心、艺术家工坊等,形成以“慢生活+艺术性消费”为主体的特色街区。 眼下,这一区域中的文物已先期开始了修缮。永定门城楼已经恢复,前门外大街已改造成步行街,两侧恢复了传统的老字号门脸及传统的五牌楼,正阳门城楼、箭楼、故宫及景山建筑群均保存完整,地安门内两侧的皇城墙经整治已显露出来,并得到修缮,雁翅楼的复建工作已基本具备开工建设条件。这些都为整体风貌的恢复打下了良好基础。 “地百”等五节点 处处修缮有亮点 在修缮中的北中轴线“沿岸”,西城区选择了地安门百货、鼓楼西南角等五处节点重点“经营”,将在这些区域打造古今休憩购物区、空中胡同慢行观景区、历史文化互动区、生态宜居传统建筑居住区等,处处规划有亮点。预计通过4年的改造,把这里建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展的示范区。 节点一:“地百”脚下重现明清商街 这一节点内包括地安门百货商场、万年停车场以及联合大学前海校区,项目完成后将与地铁8号线什刹海站织补项目遥相呼应,道路两侧恢复明清风格沿街商铺的建筑形式,地上空间引入高端精品酒店和开放性国际交流会所,地下空间植入时尚品牌旗舰店,同时创设什刹海文化展演中心,实现该区域的建筑形态、产业业态和文化形态“三态”统一协调。 目前,西城区相关部门已与北京联合大学多次沟通,商讨其前海东沿50号、丰盛胡同13号、盆儿胡同55号三个校区的整体置换、腾退方案,已确定先期启动前海校区的腾退,目前已开始各校区房产评估和相关资料交接。 节点二:地安门外恢复“前朝后市” 地安门外大街现已完成道路整治规划设计,将以沿街27处区属商业门店为支撑节点,通过区属划拨整合,研究组建统一的商业运营公司。未来,这里将突出旅游与商业的功能定位,打造一条结合美食品鉴、民俗风情、休闲养生、创意生活为一体的全体验式商业街,重现古都“前朝后市”的繁华街景,塑造休闲惬意的游览环境。 节点三:地铁站飞架空中胡同 地铁8号线什刹海站处于北中轴线中段重要位置,毗邻火神庙和万宁桥。西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一站台的建筑设计将以明清建筑风格的二层商铺为主,并且通过连廊联通,打造“空中胡同”,减少地上人流穿行的同时,还可以使游客通过观景平台欣赏什刹海美景。这一节点区域还将提升“北平居饭店”等传统特色餐饮和艺术体验购物商业,形成针对年轻时尚客户群体的业态组合。 目前该节点已完成详细规划设计,接下来准备把现如今地百节点内的北平居饭店和工商银行置换到这里,为地百节点腾出产业提升空间。 节点四:鼓楼西南角历史文化互动 鼓楼西南角这一节点,毗邻中轴线北端起点钟鼓楼。现如今区域北侧为已拆除空地,南侧为大石碑胡同26个平房院。未来,这里将以“均衡的中轴、重塑的景观、开放的空间、串联的街区”为规划理念,融入城市绿地公园、地下机械停车和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尝试下沉式胡同的建设理念,引入“中国茶道院”等特色博物馆,使游人能够在该片区感受到与传统历史文化的互动式体验。 节点五:白米片区建地下管廊 抬头就见各种管线密布,这是旧城文保区常见的一“景”。这一问题,将在什刹海畔的白米斜街一带试点破解。 曾经,市政管线分项直埋,因而管线维护成本高、管线容量不充足、燃气和消防管线不健全。为此,白米斜街片区尝试通过建设市政管廊消除地下错综复杂的“管线蛛网”,引入先进的监视系统对管线进行管理,探索一种旧城文保区市政设施改善的新模式。 链接 白塔寺药店降层亮塔 正在实施中的白塔寺药店降层项目,将把药店从现状地上五层建筑降至地上两层,实现“二次亮塔”。一旁的官园市场,实施后将恢复北京四合院建筑形态,业态由工业用地变更为金融商服用地,用于办公或经营。 大栅栏启动钱市胡同等腾退 大栅栏文保区将启动钱市胡同、榆树巷1号、陕西巷52号、百顺40号等节点的腾退工作。大栅栏历史文化展览馆已完成规划设计。安徽会馆腾退修缮,计划本月完成周边区域的规划方案。 记者 巩峥 来源:北京日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