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曹雪芹與『250』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3-6-21 19:03| 發佈者: 對酒當歌| 查看: 1868| 評論: 0|來自: 北京青年報

摘要:        今年據說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先生去世250周年,研究界和各地時不時地都會有一些小範圍的紀念活動,緬懷古典大師,有的還捎帶對當今文學冒一兩個酸腐的小水泡。     國人偏愛紀念活動有半 ...
 [我斜視] 
    今年據說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先生去世250周年,研究界和各地時不時地都會有一些小範圍的紀念活動,緬懷古典大師,有的還捎帶對當今文學冒一兩個酸腐的小水泡。
    國人偏愛紀念活動有半個多世紀了,尤其是名人的誕辰或忌日,對作家自然也無例外。紀念誕辰好理解,紀念忌日,除非是死者就義,否則多少總讓人覺得怪怪的。一個偉人從這個世界上消失,難道是值得慶賀或拿來說事的嗎?我一直對此百思不得其解。但人們似乎一直很鍾愛這樣的遊戲。
    曹雪芹的去世,顯然也屬於這類不宜『紀念』的一件史實。至少在人們心目中,他如果晚死幾年,說不定我們看到的【紅樓夢】就會是全本了,它將只有一位作者,不會再有高鶚、程偉元,以及後來那一系列的諸如端木蕻良、劉心武式的『紅樓心結』。後人大張旗鼓地紀念,乍一看,倒像是慶幸【紅樓夢】只有殘本。 
    不過,250年的光陰不短,確也有些題內或題外的話值得說說。比如――『紅學家』們囂張了快一個世紀,沒有一個人解答出為什麼中國後來沒有誕生同量級的長篇名著。為什麼答不出?因為學者們就從沒鬧清【紅樓夢】是寫什麼的!從寫作的角度上分析,【紅樓夢】當然不是寫愛情的,雖然它寫了一些愛情,【紅樓夢】主要是寫一群『250』的。從『體制內視野裏的250』賈寶玉、薛蟠、賈璉,到『人性的250』賈政們,乃至那些原本正常、感覺一來時不時就會犯些250的大觀園女子們。
    中國的長篇小說,無論古代還是當代,歷來主人公是給缺點有限的正面人物留着的,【紅樓夢】裏主人公,即便是正面,也絕到不了『三七開』,這是小說家曹雪芹有意思的地方,也是他最靠近現代西方小說寫作的地方。他在250多年以前,創造了一批250人物,留給了後來這250年人們太多的想像空間,而後人一旦深陷紅樓夢魘,不發些250式的議論幾乎不可能,包括在下。
    多年來我們說【紅樓夢】是古典白話小說的高峯和代表。『高峯』毫無疑問,『代表』則未必。古典小說的主流還是【三國演義】、【水滸傳】甚至【西遊記】,它們成功的模仿作品太多。而像【紅樓夢】這樣的寫法,古典裏除了【鏡花緣】,再沒有氣韻相近的。且【鏡花緣】裏的女子多是道具,李汝珍的志向也只在諷世和雅趣,不像曹雪芹那麼立志於述說幻滅。所以說【紅樓夢】更像是古典小說裏的一次偉大的『意外』和『事故』。
    既然【紅樓夢】的創作方式靠近現代人,漢語後來為什麼沒再出現類似量級的作品呢?我的理解:寫作的目的和態度都不同了。後人有兩大問題:一是想用小說解決或反映具體的世相與問題,無論是【老殘遊記】、【官場現形記】還是現當代小說,而曹雪芹則只是把小說寫成自己『人生的離騷』,從這個角度說,部分靠近曹雪芹寫作態度的,倒是高陽、張恨水和巴金這三位大家,但這三位依然擺脫不了職業的、或面對人生的急切。這就引出了第二個問題。
    中國從晚清譴責小說作者開始,一直到當代,所有的小說家,雖然美學理念各不相同,但確都是歐美那種『職業』式的。一年、兩年就寫一部,能用個三、五年去寫完,便算力作了。而中國的古典小說名著,無論是【紅樓夢】、【水滸傳】還是【聊齋志異】、【儒林外史】、【鏡花緣】,絕大多數作者都是畢其功力,一生只打磨一部作品。而類似的情況在我們已知的歐美著名小說家裏,只有拉伯雷和普魯斯特是這樣的。而這兩位作家筆下的主人公事跡,恰恰也都跟250有些勾連。
    名著之所以被視為『名著』,它的篇章結構、文句質量、內容形態,它所引發的讀者持久的關注,都是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帶着『大幻滅』,用近乎畢生的時間,去鍛造一個無具體社會功利指向(包括稿費指向)作品,這是曹雪芹與今天作家相比,非常250的地方。也正因為這,他死後那麼多年,名字和作品才一直在人們口中流傳啊。文/徐江(詩人)
來源:北京青年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