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晉中6月23日電 (王燕君)23日晚,『2013年介休綿山慈孝文化周』舉行新聞發布會,此次慈孝文化周內將啟動『慈孝文化國學公開課』,此後並將月月開講,持續一年。
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朱小健表示,介休綿山是中國寒食文化的發源地,有着悠久的慈孝傳統民風和豐富的慈孝文化資源。此次在這裡開啟慈孝文化國學公開課第一講,希望以後民眾遇到家庭、鄰里、群體等問題,可以找到一個尋找答案的地方。 百善孝為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中國寒食(清明)文化發源地』美譽的介休,蘊含着厚重的慈孝文化底蘊,傳承着悠久的慈孝傳統民風。『以往文化節以「孝」為主,孝很多,但慈不多,我們此次將『慈』加入到文化周中』,山西介休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成海說。 『幾千年來,作為道德根本教化根源的慈孝,影響並深刻地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介休市通過舉辦此次活動,旨在搭建一個傳承歷史、倡導文明、薈萃文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平台,把慈孝文化發揚光大』,李成海說。 在此次『介休綿山慈孝文化周』活動中,中國老年基金會將授予介休綿山風景區『全國孝文化教育基地』稱號並頒發牌匾;舉行慈孝文化研究院成立並舉行揭牌儀式;以及介休市政府將與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簽訂創建『慈孝之都』戰略合作協議等。 2012年,『第五屆中國・介休清明(寒食)文化節』期間,第九屆、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許嘉璐指出:慈孝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支點,是推動當下道德復興和傳統道德倫理覺醒的關鍵因素。 據了解,介休市已連續成功舉辦五屆清明(寒食)文化節,清明文化的精髓在於慈孝文化,在介子推故里呼喚慈孝傳承,以創建『慈孝之都』為契機,對推動介休城市發展和文化繁榮具有重要意義。(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