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是吸收外國科技。玉米、白薯普遍推廣並提高單位面積產量,西方科技,文化大量傳入中國。
清代把西方科技視為『奇技淫巧』,康熙只是在內廷養着幾個傳教士,玩弄一些西方人眼裡初級的機械和技術,雍正討厭傳教士,連老爸的那一點小小的科學愛好都不要了,最大不了就是讓傳教士用西洋畫藝給自己畫了一張不倫不類的肖像,到了乾隆,更是認為『天朝無所不有』,更加蔑視西方科技,他的孫子道光到與英國交戰時,連世界地圖都沒見過,到處問人英國離新疆有多遠。最典型的一點,明朝有世界上最大量的火器,質量雖算不上最好,也算得上名列前矛,到了清朝,還餘下什麼?洋人打來的時候,竟然愚昧到用狗血和女人的污物來澆淋洋槍洋炮,這還有什麼資格說『吸收外國科技』『對人類歷史作出了貢獻』? 九是興建皇家園林。滿族是遊獵民族,繼遼,、金、元後,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國家一統,國庫豐盈,大規模地興建皇家園林。在北京有『三山五園』--萬壽山清漪園(頤和園),玉泉山靜明園,香山靜宜園和暢春園,圓明園;在京外有避暑山莊和木蘭圍場等,將造園藝術推向中國皇朝園林史上的頂峰,並留下珍貴的園林文化遺產。 現在的我們和世界算是貢獻,但是對當時的中國呢?嘿嘿,皇家統治者為了滿足個人的享受欲,便如此大規模的興建工程,這也成了貢獻了?如此窮奢機欲的事情也成了貢獻?我的天吶,宋徽宗趙佶要是泉下有知,一定要跳出來說道:『老閻,您看......在這點上,把我的貢獻也提一提成不?』 十是保護歷史文物。多爾袞一反歷代大一統王朝對前朝宮殿焚,毀、拆、棄的做法,對故明燕京紫禁宮闕下令加以保護,修繕和利用。縱觀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商、周、秦、漢、隋、唐、宋、元、明、清朝之前,所有大一統王朝興國之君,宸居前朝宮殿,史冊蓋無一例。 曹魏沒有毀掉東漢的宮殿、西晉沒有毀掉魏的宮殿、唐沒有毀掉隋的宮殿、明沒有毀掉元的大都、中華民國沒有毀掉清的紫禁城、中國人民解放軍沒有毀掉『南京總統府』,在相關的歷史評論中,卻從來沒有人把這些也歸為『對中國,對世界的文明發展,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 來源:中華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