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故宮院長:專家不得以公務身份從事非公務文物鑑定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3-6 09:14| 發布者: 延章| 查看: 1632| 評論: 0|來自: 中新網

摘要: 中新網北京3月6日電 (記者 張中江)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日前談及文物鑑定亂象時表示,故宮有規定:院內專家不得以故宮博物院的公務身份在社會上從事非公務文物鑑定活動,以及與文物拍賣、文物市場等有關的藏品鑑 ...
中新網北京3月6日電 (記者 張中江)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日前談及文物鑑定亂象時表示,故宮有規定:院內專家不得以故宮博物院的公務身份在社會上從事非公務文物鑑定活動,以及與文物拍賣、文物市場等有關的藏品鑑定活動。 
  故宮不承擔對社會文物提供鑑定服務
  時下不少媒體在報導文物鑑定現狀時,常常冠以『亂象』之名。天價『金縷玉衣』等事件的出現,折射出市場尚不成熟、缺乏規範和自律的現實。一些很權威的老先生,也被裹挾其中。故宮博物院作爲老專家、老學者雲集的機構,是否也有專家參與民間文物鑑定的事件發生?
  單霽翔對此回答說,故宮博物院作爲國家文物保護管理單位,按照職責負責故宮文物藏品的鑑定,同時按照政府職能部門的要求,提供公務性文物鑑定,除此之外,不承擔對社會文物提供鑑定服務。因此,故宮博物院有規章制度規定,院內專家不得以故宮博物院的公務身份在社會上從事非公務文物鑑定活動,以及與文物拍賣、文物市場等有關的藏品鑑定活動。
  故宮老專家多 博士生也越來越多
  單霽翔介紹說,故宮經過87年的建設和發展,在文物鑑定、古建修繕、歷史研究、藝術研究、文物保護修復等多方面成爲業界翹楚,也產生了諸多業界頂級的專家學者,比如徐邦達、單士元、劉九庵、唐蘭、陳萬里、朱家謾⒐⒈Σ、鄭珉中、楊伯達、張金英等等。而且,豐富的藏品、良好的研究平台也造就了一批近些年嶄露頭角的年輕學者。他們將藝術理論、史料、宮廷歷史與文物物證相結合,或開闢了新的研究領域,或深化了以往的研究,並且在國際上多次參加研討會、講學等,提升了故宮博物院在國際上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
  與過去相比,故宮業務人員的年齡結構、學歷背景已經得到了根本上的改變,過去鳳毛麟角的研究生,現在已經在每個業務部門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了,而且博士生越來越多。自2006年以來,故宮博物院共接收博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畢業生12人,其中11人爲博士研究生學歷、1人爲博士後。主要學習專業爲中國古代史、藝術學、美術學、藏傳佛教美術、材料學、史學理論及史學史、建築遺產保護與管理,來院後在科研處、宮廷部、古器物部、古書畫部、古建部及故宮學研究所從事相關業務工作。
  截止到2012年2月底,全院共有專業人員568人,其中正高級專業人員48人,主要從事文博和出版兩個專業,其中出版專業共6人,主要爲故宮學研究所、故宮出版社從事學刊編輯、出版編審工作;文博專業共42人,一部分爲在科研處、故宮學研究所從事考古、敦煌學、故宮學的研究;一部分爲在古書畫部、古器物部、宮廷部、圖書館、文保科技部、古建部、古建修繕中心等從事專業研究工作;一部分爲在展覽部、資料信息中心從事展覽策劃、信息化建設等工作。
  故宮的專家在做好本職科研工作的同時,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如自2006年開始在各大高校舉辦的『永遠的故宮』系列學術講座,至今已連續舉辦37次。一大批在各自領域卓有建樹的專家學者走出故宮,走上高校講壇,體現了故宮在專業研究上的水平,也在高校中產生了非常好的影響。今後,故宮還要想方設法多創造機會,爲他們搭建平台,使他們利用所學爲社會服務,同時也展現故宮的科研、科普實力。
來源:中新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