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點,已經是浙江美術館臨近閉館的時間,可是這個點開幕的浙江新農民繪畫展卻引來了一大群觀眾和藝術家們。這個展覽的名字很有田園味:『水生土長』,因為參展的10位畫家,都是浙江的漁民和農民。
昨天下午,這些草根畫家站在美術館的大廳里,在聚光燈下笑得有點羞澀。然而他們每個人的作品都張揚狂放,濃烈的色彩和誇張的想象力讓人驚嘆。一位專程趕來看展的年輕人忍不住讚美:『在美術館看了這麼多展覽,沒想到是農民畫展最讓我震撼。』 十位農民帶來了一場濃烈誇張的展覽 他們笑得羞澀,卻畫得狂放 嘉興秀洲畫家繆惠新,昨天代表10位參展畫家致辭。銀白的頭髮和細框眼鏡,讓他看起來像極了大學教授。實際上只有高中學歷的繆惠新,發言的時候也如繪畫一樣文采飛揚:『農民畫發展了30年,這種機遇也許只有中國才有,讓我們這群除了種地,另有塗抹顏色喜好的特殊農民,有了關於繪畫的經歷和創作的故事。世上也許有眾多的美,但有一種一定是身邊的鄉土滋養的。』 曾有專家認為農民畫和兒童畫一樣,沒有藝術自覺,脫離輔導者就失去方向。但浙江畫院副院長池沙鴻認為,浙江的一些有文化激情的農民畫作者,從開始就呈現出藝術創造的自覺狀態。 『繆惠新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1983年,美術專家們都在仔細琢磨剛剛興起的新農民畫的時候,繆惠新的作品【鄉情】已經呈現出強烈的個人面貌。自由的色彩,獨立的想象,詩意的構思。後來他的創作還能隨心所欲地嘗試用油畫、版畫、水墨畫,甚至綜合方式來表現。』 繆惠新成為浙江第一個應邀到北京,甚至歐美舉辦個人畫展的農民畫家。『他曾告訴我,那年創作的【鄉情】是從心底發出的聲音。他不在乎用什麼樣的藝術方式,卻十分在乎那份真情實感,在乎自己的各種藝術體驗,在乎生他養他的這方土地。這是一個自覺的藝術家採取的人生態度。』 池沙鴻說。 來自舟山的孫躍國也是個頗為引人矚目的畫家。他蓄鬚的方式,完全就像一個藝術家,中國美院院長許江見到他,指着身邊光頭的油畫系主任楊參軍開玩笑說:『你的造型跟楊老師可以比拼,一看就是藝術家。』 這位漁民之子,小時候因為頑皮,被石頭壓傷了手,至今他的右手還有些畸形,畫筆重的時候就要用左手畫。然而他的作品特別醒目,那強烈的紅、黑、藍的色彩對比就像標籤一樣,讓它們在眾多漁民畫中脫穎而出。 浙江新農民畫提名展組委會黃小金這樣評價孫躍國的作品:『在看他的作品時,不難發現,表現的自然是大海、船、海洋生物等為組合元素,並從民間藝術和現代藝術中攫取靈感,畫面奇趣,抽象怪誕,充滿了誇張造型,猶如交響樂般的壯美。』 孫躍國則把這種強烈的個人風格歸功於『上天對我的考驗』,因為右手殘疾,孫躍國的人生和繪畫經歷比別人更坎坷,不過站在自己的作品前,這個小個子的漁民相當自豪,『也許正是因為這些挫折,讓我的畫面更強烈。舟山的漁民畫家很多,這次展覽里也有好幾位,不過我們畫的都不一樣。我喜歡用紅、黑、藍,我的作品一眼就能看出來。』 看過畫展,你可能會理解,許江院長為何把這些農民比作『酒神』。展覽將持續到6月30日。 世上也許有眾多的美,但有一種一定是身邊的鄉土滋養的。 來源:錢江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