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6月18日電 (記者 丁思)甘肅學者王鳳顯潛心研究中國特有東方哲學經典名著【周易】、【老子】40餘年。王鳳顯18日接受記者採訪稱,他解讀發現,中國2500多年前的先哲聖賢,對宇宙天體的產生過程早有論述,詳盡解釋了宇宙天地萬物產生的起源。
18日,甘肅華夏易經研究院首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在蘭州召開。易學界專家學者和愛好者齊聚蘭州,探討易學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出席會議的甘肅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前任專職副主席、副研究員王鳳顯從事馬克思主義研究和哲學教育工作多年,他說,『研究馬哲的時候,我對宇宙的本源、萬物的起源抱有很多疑問,但無從考證。』王鳳顯表示,他開始重讀中國東方哲學經典名著,考證出『太一』是天地萬物的始母,『太一大爆炸後,才衍化出天地萬物來』。 王鳳顯說,『太一』在【老子】和【易經】中都有提及,是原始的氫元素,是宇宙大爆炸的物質內容。『太極』來自於【周易】,是宇宙中最原始的第一個物流中心,其形態如旋渦。只有當太一形成為太極後,才會發生大爆炸。 王鳳顯解釋其爆炸過程說,氫原子處在絕對溫度零度的條件下,成百上千個原子會凝結為一個超重原子。從而,以無數的超重氫原子為中心,凝聚而成大旋渦,這就是太極。平時逆時針旋轉,既吞噬有形物體而使其復歸為太一,又吸收無形物質以形成太一。隨着凝聚力的加大,超重氫原子的能量級不斷地升高,當其能量級達到極限時,頃刻順時針旋轉,太極就發生大爆炸。 【老子】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王鳳顯說,其中的『道』是【老子】中提及的『大道』這種物質,是宇宙物質的本源。無極大道產生太一,太一凝聚形成太極,太極大爆炸生成天地萬物。這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個著名公式。 王鳳顯說,他考究認為,大爆炸的瞬間,生出元陽子和元陰子這兩種粒子,由其再衍化出輕子和夸克,繼而生成質子、中子和電子這三種基本粒子,並在其後的衍化過程中,由其形成諸多的化學元素`,再逐漸衍化成天地萬物。 王鳳顯還稱,他依【周易】考究,太極大爆炸約發生在230至240億年前,經過50至60億年的黑盲期後,渾沌開始分化,形成第一批恆星,距今約170至180億年了。我們所賴以生存的這個宇宙天體群,總共約有366億年的壽命,便會壽終正寢了。 王鳳顯說,歷史上稱中國特有的東方哲學為玄學,玄奧難懂,它在世界哲學史上,有特別突出的兩大貢獻:找到了宇宙的本源物質,即無形無極的大道;找到認識大道和應用大道的重要途徑,即修法開慧之法。東方哲學從根本上正確回答了人類終極關懷的問題,解決了如何探究天從之際這個最大的難題。『希望我的推論能被偉大的科學家霍金所注意,也希望中西方哲學能不斷互補,並用它來為人類服務』。(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