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白燁:80後批評家比例太少 他們有很好的批評氣度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6-18 21:20| 發布者: 沙舟| 查看: 1482| 評論: 0|來自: 中國青年報

摘要: 『80後批評家比例太少。他們除了銳氣、勇氣、才氣外,還有正氣,有很好的批評氣度。』評論家白燁日前在由中國作協創研部、理論批評委員會和現代文學館聯合舉辦的『青年創作系列研討・80後批評家研討會』上如是說。  ...
『80後批評家比例太少。他們除了銳氣、勇氣、才氣外,還有正氣,有很好的批評氣度。』評論家白燁日前在由中國作協創研部、理論批評委員會和現代文學館聯合舉辦的『青年創作系列研討・80後批評家研討會』上如是說。 


  近些年來,一批以70後、80後為主體的青年批評家逐漸成長起來,他們以鮮明的學術風格和學術姿態進入中國當代文學批評領域,面對文學現場發出各自的聲 音。會議針對這一現象,研討了80後批評家的整體狀況、發展態勢以及存在的問題,總結了中國作協扶持青年理論批評人才的經驗,鼓勵青年批評家發出自己的聲 音,推動青年文學的繁榮發展。


  在對80後批評家肯定的同時,專家也提出一些建議。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吳義勤認為80後青年批評家對理論的興趣大於對文學閱讀的興趣,他希望這些青年批 評家可以更多地進入文學現場,跟上文學的節奏。也有評論家指出80後批評家普遍囿於『圈內對話』的不足,希望其批評提升當下意識,提高把握當下的能力,增 強批評的介入性、針對性、輻射性。


  對青年批評家的發展,評論家雷達十分關注,他認為:『青年批評家的現實感和問題意識不是很強。文學理論和文學創作都要對現實發言。很多作家無法處理無法把握這個時代,大多是日常化敘事,沒有讓人看了驚喜的作品。理論批評也一樣,就是要學會提出新問題。』雷達希望青年批評家在世界語境下,進一步探索民族化的 文學批評之路。(記者張黎姣)
來源:中國青年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