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氏宗族保存完好的牌坊 楊勇 攝
![]() 蕭氏宗族保存完好的族譜 楊勇 攝 中新網綿陽3月7日電 (周洪攀 楊勇)『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漢朝被追封為『文終侯』的蕭何,對漢代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記者今日從四川省三台縣文管所了解到,該縣黎曙鎮境內發現蕭何後裔,不但有保存完好的蕭氏族譜,而且還有清朝時期的忠孝牌坊。
7日上午,在三台縣黎曙鎮一村三社,十餘名建築工人正冒雨為一處老宅澆築地基。在老宅前門口,赫赫矗立着一座清代牌坊。為了保存牌坊上的碑文,村裏人專門用油漆進行臨摹。 『年青人不懂事,差點把這麼重要的文物給毀了。』68歲的肖久遠老人說,現正在重建的廣德祠堂原佔地1400平方米,不但有功能齊全的天井,廂房前還有石磚壘砌的窗花。『祠堂門口的忠孝牌坊建於清道光年間,碑文均出自名家之手,上面述說的是鼓勵宗族子孫好好讀書,並給予相應獎勵等內容。』 『我們是準備重修祠堂才知道自己這一族是蕭何的後世子孫。』肖久遠說,因為老祠堂年代久遠,多處出現破損,肖家人決定籌錢重建祠堂。整理過程中,族人發現一本清朝同治年間編撰的保存完好的【蕭氏族譜】。據史料記載,蕭氏一脈為殷商時期商紂王同父異母弟弟――微子的子孫。在族譜裏,參照南宋中議大夫蕭演所列的【蕭氏族譜序】,可以認定蕭何為蕭氏宗族的延續。 『我們這一脈是廣東省平遠縣搬遷過來的,是真正有據可查的客家人。』蕭氏宗族會長、現住中江縣黃鹿鎮75歲的肖家順說,搬遷到四川的先祖叫蕭承祚,號廣德,廣東嘉應州平遠縣東石鄉自廉坪人氏,生於大清順治元年。蕭承祚膝下四子,由於當時食不裹腹,先搬遷到湖南的瀏陽耕作。隨後,其子孫在康熙年間,再次舉家搬遷到四川,在三台、中江兩縣境內生息繁衍。目前,三台縣黎曙鎮境內的肖氏一族,準備把肖姓改回蕭姓,認祖歸宗。 『【蕭氏族譜】的發現,證實了三台黎曙肖氏為蕭何之後,具有珍貴的史學價值。』三台縣文管所副副研究員左啟說,蕭氏宗族留下的文物,祠堂、忠孝牌坊結合在一起,在三台境內還是首例。『【蕭氏族譜】所記錄的近300年的家族史,對蕭氏客家人在川西地區衍生出的宗祠文化及家族繁衍、發展均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完) 來源:中新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