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周口3月7日電 (記者 李貴剛)7日(中國農曆二月十五日),是中國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誕辰2583周年紀念日,老子故里河南省鹿邑縣舉行了盛大的公祭大典。爲期一個月的老子廟會也由此拉開帷幕。
史料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又稱老聃,是春秋時期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被尊爲中國道家鼻祖。他的傳世名作【道德經】被認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學經典之一。 鹿邑古稱『鳴鹿』、『苦』、『真源』、『谷陽』、『仙源』,是老子出生和講學之地,是公認的老子故里。2012年2月底,『中國老子文化之鄉』落戶於此。 此次老子誕辰祭拜儀式與老子廟會同時開幕,吸引了數萬名來自海內外的香客、李氏宗親及社會各界人士朝拜祈福。 當日一大早,在老子傳道講學的明道宮廣場上,人頭攢動,或三步一叩,或燃香祈願,或舉家團拜。進入明道宮內,蜂擁的香客們將每一座香台圍得水泄不通,爭相拜謁心中的『太上老君』。 『今天是人最多的一天。』明道宮的一名管理員一邊整理香台一邊告訴記者。她說,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五,鹿邑縣幾乎傾巢而動,都會來此祭上一炷香,圖的是平平安安、萬事如意。 當日上午9時零9分,官方也在此舉行了『壬辰年紀念老子誕辰2583周年公祭大典』,來自海內外各界3000餘人向老子像獻花籃、上香、三鞠躬。 祭拜結束後,西安道派人士在老子像前展示了一幅30餘米長的【道德經】書畫卷,吸引眾多民眾圍觀,紛紛拿起手中的相機、手機拍攝。據知,此書畫卷是專門爲公祭老子誕辰而創作,並由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題寫卷名。 『道學講究的是順其自然。』香客董延喜說,無論是西安老子文化節還是鹿邑老子公祭大典,他之所以都參加是因爲兩地都在傳承道教文化。 據悉,老子廟會起源於漢代,興盛於唐代,並延續至今。後人爲紀念老子,在鹿邑縣老君台、太清宮興起廟會進行祭拜。(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