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刨出』449首、17萬字的【武漢民間童謠輯注】書稿後,昨日,網友『古三皇人』又邀請一批文史專家及熱心網友,在市青少年宮,舉辦了【武漢兒童遊戲與遊戲童謠賞評會】。賞評會上,他公佈了一個有趣的發現:在三鎮流行至今的兒戲『辦酒酒』,已經流傳了2000多年,在各地有不同的叫法。
『古三皇人』本名彭翔華,在漢口土生土長,15歲離開武漢,現任職於宜昌市第六中學。近年來,他致力挖掘和整理武漢民間民俗文化。此次武漢兒戲賞評會上,他端出了自己搜集整理的159首武漢兒童遊戲與遊戲歌謠。 很多武漢人的童年都玩過一種叫『辦酒酒』的兒戲。武漢的小孩子們一邊玩,還一邊唱:『辦酒酒,煮飯飯;吃糖糖,喝湯湯;引伢伢,睡覺覺;騎馬馬,坐船船。』鮮為人知的是,這個遊戲已經『玩』了2000多年。 彭翔華介紹說,『辦酒酒』是一種模仿成人生活、家庭的兒童遊戲,三到五歲幼兒特別是女孩子比較喜歡。遊戲按虛構情節來演繹成人生活,如結婚、做飯、喝酒、抱孩子、餵寵物、打針等,遊戲中有想像、有情節、有對話、有表演、有人際互動。 彭翔華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發現,盛行不衰的『辦酒酒』兒戲,歷史可謂悠長。在【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寫道:『夫嬰兒相與戲也,以塵為飯,以塗為羹……』大意是,小孩子們在一起玩遊戲,把塵土當作飯,把泥水當作湯,把木塊當作肉塊,但到了晚上必定要回家吃飯,因為那些塵土飯、泥水湯用來做遊戲,不能拿來當飯吃。戰國時期,韓非子所講的這個遊戲的玩法,和現代版『辦酒酒』基本一致。 有趣的是,彭翔華還發現,被武漢人叫作『辦酒酒』的兒戲,在華人中流傳,但各地叫法不同,比如北京叫 『過家家』,台灣叫『扮家家酒』,香港叫『扮煮飯仔。(記者蔣太旭) 來源:長江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