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傳錠拿一件東西給記者瞧,莊重無華,像個鏟子,記者沒弄清是什麼東西。胡傳錠說:『這是一方硯台,中國四大名硯之一的安徽歙硯。』
『鏟型又叫操手型,便於把玩。』胡傳錠說,這方硯台16厘米長,9厘米寬,3.5厘米高。『是我在江西婺源旅遊時,在一家古玩商店買的。』胡傳錠說,『這方硯台沒有任何雕刻,所以不怎麼起眼,最引起我注意的是底部刻着的幾個字,像是大篆,我不認得這幾個字,希望有識之士幫我認認。』 胡傳錠說,歙硯是硯史上與端硯齊名的珍品。據了解,唐代開元年間歙硯已成為貢品,因產於歙州故名歙硯。當時婺源歸歙州管轄,宋代徽宗年間改歙州為徽州,歙硯出名在徽州之前,故有徽墨之稱沒有徽硯之名。歙硯石質堅韌、潤密,紋理美麗,敲擊時有清越金屬聲,貯水不耗,歷寒不冰,呵氣可研,發墨如油,不傷毫,雕刻精細,渾樸大方。歷史上,讚美歙硯的詩文甚多。蘇軾有首詩云:『羅細無效角浪平,米丸犀壁浦雲泓。午窗睡起人初靜,時聽西風拉瑟聲。』可見詩人對歙硯迷戀的程度。曾任端明殿學士的書法家蔡襄更是把歙硯比擬為價值連城的和氏璧。在國事交往中,歙硯多次被選作國禮,贈送給國外友人。目前,歙硯硯石原料奇缺,傳統工藝後繼乏人,急需加大保護力度。 胡傳錠在上個世紀80年代便涉足收藏,是長沙收藏界的老一輩。現在他與退休的妻子在大麓珍寶古玩城開一個古玩店,妻子鎮守店子,店子裡瓷器較多,硯台也有好幾方。他時常去店裡『打打醬油』,即便是去了,也是在古玩城這裡逛逛,那裡瞅瞅,要麼便是和熟人『策寶』。記者 田芳 來源:長沙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