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内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藏家收藏一方安徽歙砚 底部文字疑似大篆无人识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3-5-23 20:50| 发布者: 沙舟| 查看: 1464| 评论: 0|来自: 长沙晚报

摘要: 胡传锭拿一件东西给记者瞧,庄重无华,像个铲子,记者没弄清是什么东西。胡传锭说:“这是一方砚台,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安徽歙砚。”    “铲型又叫操手型,便于把玩。”胡传锭说,这方砚台16厘米长,9厘米宽, ...
胡传锭拿一件东西给记者瞧,庄重无华,像个铲子,记者没弄清是什么东西。胡传锭说:“这是一方砚台,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安徽歙砚。” 
  “铲型又叫操手型,便于把玩。”胡传锭说,这方砚台16厘米长,9厘米宽,3.5厘米高。“是我在江西婺源旅游时,在一家古玩商店买的。”胡传锭说,“这方砚台没有任何雕刻,所以不怎么起眼,最引起我注意的是底部刻着的几个字,像是大篆,我不认得这几个字,希望有识之士帮我认认。”
  胡传锭说,歙砚是砚史上与端砚齐名的珍品。据了解,唐代开元年间歙砚已成为贡品,因产于歙州故名歙砚。当时婺源归歙州管辖,宋代徽宗年间改歙州为徽州,歙砚出名在徽州之前,故有徽墨之称没有徽砚之名。歙砚石质坚韧、润密,纹理美丽,敲击时有清越金属声,贮水不耗,历寒不冰,呵气可研,发墨如油,不伤毫,雕刻精细,浑朴大方。历史上,赞美歙砚的诗文甚多。苏轼有首诗云:“罗细无效角浪平,米丸犀壁浦云泓。午窗睡起人初静,时听西风拉瑟声。”可见诗人对歙砚迷恋的程度。曾任端明殿学士的书法家蔡襄更是把歙砚比拟为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在国事交往中,歙砚多次被选作国礼,赠送给国外友人。目前,歙砚砚石原料奇缺,传统工艺后继乏人,急需加大保护力度。
  胡传锭在上个世纪80年代便涉足收藏,是长沙收藏界的老一辈。现在他与退休的妻子在大麓珍宝古玩城开一个古玩店,妻子镇守店子,店子里瓷器较多,砚台也有好几方。他时常去店里“打打酱油”,即便是去了,也是在古玩城这里逛逛,那里瞅瞅,要么便是和熟人“策宝”。记者 田芳
来源:长沙晚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