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寧德5月5日電 (記者 林永傳 呂巧琴)中新網記者一行近日深入福建寧德市,就『建文帝出亡寧德』的專題進行為期3天的深入探尋、走訪。隨着一幅奇特『帝』字形清代宗族圖畫的首次現身,『建文帝出亡福建寧德』已先後出現眾多有力證據,但有待權威專業機構進行科學的研究、認定。
2008年1月3日,在福建寧德市蕉城區金涵鄉上金貝村登山道施工中,施工人員發現一座墓塔混搭的奇特古墓。正是這座僧不僧俗不俗、具有極高規格的古墓的發現,開始了『建文帝出亡寧德』的探秘熱潮。 在時任中共寧德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現任寧德市政協主席鄭民生的重視和推動下,由寧德市方志辦副主任王道亨領銜、民間熱心人士自發組成了寧德市建文帝史跡研究小組,開始了『自掏腰包』的探尋和研究。 5年多來,這個研究小組不斷發現『建文帝出亡福建寧德』的有力佐證,搜集和積累了眾多第一手的研究資料,取得重大研究成果。 經梳理,『建文帝出亡福建寧德』說至少已有13組證據可資佐證:一、寧德蕉城區上金貝古墓的規制、格局、構件、構件紋飾均體現了明代皇陵的特點,舍利塔20字碑刻的真實含義證明該古墓是建文帝陵,這已獲中國明史學會會長、正在央視【百家講壇】開講朱元璋的商傳教授,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毛佩琦教授,著名明史專家、南京大學歷史系潘群教授等眾多明史研究權威專家、學者的一致認定; 二、寧德霍童支提寺珍藏的雲錦袈裟為明初御用之物,應為朱元璋賜給建文帝的寶物; 三、追隨建文帝出亡而不知所蹤、被浙江鄭義門苦苦尋找了600年的重臣鄭洽,被發現為寧德市蕉城區鄭岐村的開基始祖,2010年該村鄭氏到浙江浦江認祖歸宗,直接證實了鄭洽隨建文帝出亡寧德的史實; 四、明永樂年間,寧德地區的寺廟突然被大規模焚毀,僧人被大量殺害; 五、建文朝殿前三品指揮使、錦衣衛總管杜華泗,國子監生林紹齋均歸宿閩東; 六、明永樂年間,寧德地區的人口突然銳減,史書卻無天災的任何記載; 七、永樂初年,身負『蹤跡建文帝』使命的鄭和蹊蹺到訪福州雪峰寺和寧德支提寺的實物與文字資料; 八、寧德各地古地名及尼姑庵中供奉『萬歲萬歲萬萬歲』神祗牌的奇特現象; 九、明代寧德各地史志中【寺觀】、【雜記】編章的有意缺失; 十、建文帝貼身武將餘六府宗祠、墓葬、余氏族藏古畫等隱藏的建文帝信息; 十一、寧德各地發現的17處神秘地室秘道; 十二、延續600年的『國母亭』祭祀禮儀及『國母乞討尋兒』傳說; 十三、寧德各地代代相傳有關建文帝的民間故事傳說。 寧德市政協主席鄭民生對中新網記者說,雖然寧德市建文帝史跡研究小組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考證,也積累了豐富的資料,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國內外學界的關注,但這種考證、研究,畢竟只是民間的,自發的,無論從研究經費的來源、研究人員的專業水平,都無法保證。 鄭民生表示,真心期望有權的專業研究機構、專業研究人員能夠跟進考證、研究,讓建文帝蹤跡這一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謎團能夠早日破解(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