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出書增速是賣書16倍 第一出版大國遇"死書"困境(1)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4-18 18:20| 發佈者: 開元之治| 查看: 1623| 評論: 0|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數據顯示,我國一年出版的圖書品種達37萬種,數量全球第一,比美國多一倍。從2005年到2011年,全國出版的圖書品種增幅為66%;而在同一個時間區段,出版物純銷量增長的幅度不到4%――也就是說,66%的品種增長,只帶動 ...

數據顯示,我國一年出版的圖書品種達37萬種,數量全球第一,比美國多一倍。從2005年到2011年,全國出版的圖書品種增幅為66%;而在同一個時間區段,出版物純銷量增長的幅度不到4%――也就是說,66%的品種增長,只帶動不到4%的銷量增加,如此懸殊的生產銷售比,帶來的直接後果必然是越積越高的圖書庫存。

據了解,幾乎所有出版社的倉庫裏,都堆積着大量的無效庫存;有的書生產出來不曾上架,不曾與讀者見面,只是到書店走了一圈就直接拉回倉庫。曾幾何時,因為書籍匱乏,人們為讀到一本心儀的書而欣喜若狂;如今,書怎麼竟成了蒙塵的裝飾品,陷入無人問津的窘境?

出書增速是賣書的16倍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出版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趕超歐美等發達國家,出書品種異軍突起。最近連續幾年,我國一躍成為全球『第一出版大國』。去年37萬的出書品種,再次刷新世界紀錄,比美國多出一倍。

然而,作為世界『第一出版大國』的我國,更是『第一庫存大國』。全國新華書店系統、出版社自辦發行單位純銷售額從2005年的403.95億元增長到了2011年的653.59億元,而年末庫存從482.92億元飛漲到804.05億元。數據顯示,從2005年到2011年,全國出版的圖書品種數從22.25萬增至37萬,增幅約為66%;而在同一個時間區段,全國新華書店系統、出版社自辦發行單位純銷售數量增長的幅度不到4%,產銷增速比相差16倍之多。書出的種類越來越多,但每年的銷量增長並不大,這就讓越來越多的書面臨被封存的風險,形成難以破解的惡性循環。

當然,並不是說庫存越少越好,為了維持圖書的充分及時供給,一定的庫存是必需的。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副院長魏玉山介紹說,出版社、書店要保證市場供應,就必須儲備更多的圖書,所以,庫存中也有大量的『活書』,這是合理的庫存。上海出版社經營管理協會理事長郁椿德分析認為,1∶1的存銷比,對我國出版業而言比較合適。

但是,目前我國的圖書庫存已經過大,而且存在大量的無效庫存。據了解,為了降低成本,有的出版社不得不大量銷毀庫存,『書店擺放量是有限的,新陳代謝速度非常快,舊書打折又會影響新書銷售,沒辦法只能銷毀。』魏玉山說。

業內人士分析,如果刨去學生課本,存銷比(庫存碼洋與銷售額的比例)就會從賬面的1.23∶1拉大到1.77∶1,也就是說,每賣一塊錢的書要以近兩元的庫存為代價。魏玉山指出,有大量的圖書只是完成了從印刷廠到出版社(書店)的庫房再到廢品回收站的旅行,完成了從增加單位的總資產再到核銷不良資產的數字遊戲後,沒有與讀者見面的機會便化為紙漿,成為名副其實的『死書』。


來源:光明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