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與電影產業 陶經很同意一個觀點――中國電影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品質不佳。這不光是導演、演員的技術問題,製片技術、攝影技術、錄音技術都有待規範和提高。對於電影來說,投資費用要花在應該花的地方,讓聲音、畫面、服裝、道具等基本要素的品質達標。 程小龍認爲,內地的動效做得粗糙,是因爲給聲音的預算太少。有很多錄音棚爲了搶生意,把動效價格壓得很低。他透露,一集電視劇如果成本有150萬至200萬元,動效部門一集只有1000元,30集的電視劇才3萬塊錢。動效部門想多賺錢就要多拉快跑,10天之內做完一部電視劇,質量自然粗糙。但比如最近的電視劇大片【楚漢傳奇】,給動效部門的價格單集達到3000至4000元,一天一集慢慢去做,自然做得精細了。 此外,王丹戎認爲,低成本的影片反而應該多給聲音一些預算。他提醒導演、製片人,包括微電影的製作人,在聲音上多花點錢,比花在其他的地方性價比更高,『聲音能幫很大的忙,可以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聲音是個精細活兒,電影,亦是如此。如果電影工業體系上的每一個從業者,不論是錄音師、擬音師,還是攝像師、剪輯師,不論是身價千萬元的名演員,還是初出茅廬的小助理,都能小心翼翼捧著手裡的『這盆水』,那麼電影這台造夢的機器,一定會運轉得更快再好些。(張夢依) 來源:中國文化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