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王蒙:中國小說家有兩個半天才 我是那半個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3-27 18:29| 發布者: 南丘| 查看: 1537| 評論: 0|來自: 錢江晚報

摘要: 『王蒙要是流淚,大家就哈哈大笑;王蒙要是嘆氣,大家就覺得是玩(笑)。』王蒙一言不發地聽了一下午大家對他作品的研討後,賣萌總結,『這個說法有點意思,說明我喜歡的面有點廣,觸點和大家有點不一樣。』     ...
『王蒙要是流淚,大家就哈哈大笑;王蒙要是嘆氣,大家就覺得是玩(笑)。』王蒙一言不發地聽了一下午大家對他作品的研討後,賣萌總結,『這個說法有點意思,說明我喜歡的面有點廣,觸點和大家有點不一樣。』 
  昨天,在浙江農林學院的茶文化學院二樓露台,王蒙應著名作家王旭烽的邀請,參加了『王蒙作品生態思想研討會』。青山、綠水、微雨、春茶,這是個充滿自然野趣的文學研討會。
  『有人說,中國的小說家有兩個半天才,一個是莫言,一個是賈平凹,還有半個是王蒙。為什麼王蒙才半個?因為他關注其他去了,比如政治、紅樓、莊子,他憂國憂民去了。』說這話的,是王蒙自己,他今年80歲,酷酷的黑色皮衣,竟萌點十足地圍了條彩色絲巾。
  舊稿重逢熱淚橫流 
  找到『自己的中段』
  昨天下午的研討會上,有人用『憂國憂民』四個字來評價王蒙。
  聽到這,王蒙自己先笑了,『人家都說 「你憂國憂民幹嗎啊?」』
  可王蒙說他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比如,我下個月要推出的新書【這邊風景】,就是憂國憂民的典型。』
  王蒙說,【這邊風景】的出版,算是填補了他創作鏈條上空缺的16年。『重讀舊稿、悲從中來,我在這部小說中找到了38歲到45歲的王蒙,就好比一條清蒸魚找到了自己的中段。』
  1963年,29歲的王蒙下放到新疆,在新疆度過了風華正茂的16年,【這邊風景】是他在這16年裡創作的唯一一部小說。
  『這部作品在「文革」期間寫成,所以裡面有些東西顯得特左,當時自己覺得不好改就擱置起來了。去年年初五,在我愛人去世最痛苦的時候,我和兒媳在打掃房間時,翻出這部70多萬字的小說。』
  『這是從墳墓中翻了一個身,走出來的一部書。』王蒙很淡定地形容着。
  半個世紀後的重逢,讓耄耋之年的王蒙老淚橫流。『這是五十年前的大呼小叫的歷史,從遺體到新生。』
  展現邊疆風情細節
  美食小吃一網打盡
  王蒙這樣形容自己在『文革』中的寫作:
  『從理論上說,我們認為創作越自由越好,在自由的情況下,想象力和創造性能得到最好的發揮。但是在這種絕對自由的情況下,你寫得太容易了,就不會多花心思。我只能說戴着腳鐐跳舞,有戴着腳鐐跳舞的特色。』
  『那些最好的作品,誰沒有「腳鐐」――曹雪芹、屈原,李白、托爾斯泰沒有腳鐐?』王蒙問與會的人。
  不過,對這部連自己都感到陌生的小說,王蒙進行了認真的修改。他把『特別過分』的詞句改成了相對客觀的說法,並在每一章的結尾加了一節『小說人曰』,類似【史記】中的『太史公曰』,以記錄整理舊稿時的心情。
  其實,除了『文革』,由於書寫新疆題材,【這邊風景】也涉及很多那兒的風土人情,有如打開了新疆的後廚房。
  『抓飯、烤肉、牛雜碎、饢、油搭子、列巴、酥糖、奶疙瘩、馬奶酒,各種乾果加四季茶飲。』王蒙一口氣報出十幾種小吃名,他還意猶未盡,說自己在書中公開了這些私房美食的秘方,『我用文字將少數民族的特色美食小吃一網打盡。』
  當時,王蒙在人民公社裡擔任副大隊長,和維吾爾族兄弟同吃同住同勞動。70多萬字的【這邊風景】描寫的正是新疆伊犁的農村生活。
  『從個人生命來說,這是我的盛年。我現在都不清楚,當時怎麼能把新疆少數民族農民生活寫得那麼細。』按他的話講,『吃喝拉撒、婚喪嫁娶、從頭到腳,什麼都寫到了。』
  『我甚至寫一個善良的維吾爾族女孩,在新婚之夜按照習俗要幫新郎脫靴。而思想進步的新郎認為應該男女平等因而拒絕了,於是女孩心裡很想不通。』當王蒙再次閱讀自己的舊作看到這些細節時,自己都感到驚訝:『我怎麼鑽到人家洞房裡去了!』
  記者 王湛 文/攝
來源:錢江晚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