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查看内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夜读拾得录:邹穆公 不以粟食鹅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2013-3-21 23:03| 发布者: 开元之治| 查看: 2362| 评论: 0|来自: 北京晚报

摘要: 邹穆公①有令,食凫雁②者必以z③,毋敢以粟。于是,仓无z而求易于民,二石粟而易一石z。吏以请曰:“粟食雁,为无费也。今求z于民,二石粟而易一石z,以z食雁,则费甚矣。请以粟食之。”公曰:“去!非而④所知也。夫 ...

邹穆公①有令,食凫雁②者必以z③,毋敢以粟。于是,仓无z而求易于民,二石粟而易一石z。吏以请曰:“粟食雁,为无费也。今求z于民,二石粟而易一石z,以z食雁,则费甚矣。请以粟食之。”公曰:“去!非而④所知也。夫百姓煦牛⑤

    而耕,曝背⑥而耘,苦勤而不敢惰者,岂为鸟兽也哉?粟米,人之上食也,奈何其以养鸟也,且汝知小计而不知大会⑦。周谚曰:‘囊漏贮中’,而独勿闻欤?夫君者,民之父母也。取仓之粟移之与民,此非吾粟?鸟苟食邹之z,不害邹之粟而已。粟之在仓与其在民,于吾何择?”邹民闻之,皆知其私积之与公家为一体也。

    ――《新书・春秋》

    注:①邹穆公,即邾穆公。邹国即邾国,在今山东邹县东南。曹姓,周封子爵国,为鲁附庸,后为楚国所灭。②凫雁,鹅。③z,谷皮、粟皮。④而,尔。⑤煦,恩惠,格外照顾。煦牛,《新序・刺奢》作“饱牛”。⑥曝背,原为以背晒太阳取暖,引申为烈日之下光着背脊。⑦会,统计,核算。

    释文:邹穆公下了命令,饲养鹅的人,一定要用z作饲料,不可用粟。粮仓里供给公家喂鹅的z,于是断缺了,便向民间去换取,二石粟才换来一石z。管理粮仓的官吏向穆公请示,说:“用粟喂鹅,不用花钱(粮仓里能供应)。现在向农民去收购z,要二石粟才换一石z。再拿z饲鹅,耗费太大了。请求仍以粟喂食。”穆公说:“这,你就不明白了。百姓把牛喂饱而耕地,而自己却在烈日下光着脊背锄地,耐苦勤劳,不敢有点怠惰,难道是为了鸟兽劳累的吗?粟米,这是上等的食粮,怎么可以拿它来喂鹅。这是你只会打小算盘而不懂得大盘算了。周人有句俗话说:‘盛粮食的袋子漏了,也都是漏在仓里。’难道你没有听说过?做一国之主,应是百姓生活的依靠。拿仓里的粟去换百姓的z,难道就不是我们自己的粟了?只不过鹅吃的是邹国的z,没有糟蹋邹国的粟子。粟子贮存在粮仓里跟收藏在百姓家中,对我来说有什么可以选择的?”邹国的百姓听了,都懂得了各家的藏粮和政府的储存完全是一回事呀!

    拾得:古时,公家也都饲养禽畜,如举行祭祀,需要的牺牲(全猪、全羊等),都由负责饲养的机构提供。即在宫城之内,都有圈、棚。饲料则由粮仓调拨。当时粮仓储存多为粟米,所以饲养禽畜也多用精饲料。邹穆公提出改用z喂鹅,虽比喂粟耗费较大,但是,粟米是上等粮食,农民岂肯用辛劳收获的粟米作饲料?何况以z换粟,是“取仓之粟移之与民”,反而得到较妥的保存,又不再糟蹋粮食。表面上看,公家支出是有些耗费,但从大的方面看,于国于民都得其利,特别是让老百姓也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穆公的措施应是非常英明的。


来源:北京晚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