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書面授權屬個人行爲 後果由本人承擔
記者 王歧豐 今後,故宮專家私下參與鑒寶類活動要三思了。近日,故宮博物院發出聲明,凡在職、離退休人員參加社會文物鑑定等公務性活動時,都應獲得故宮博物院的書面授權。凡沒有書面授權的,均屬個人行爲,其後果由本人承擔,故宮博物院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去年以來,文物市場上先後出現兩件著名的贗品,一件是金縷玉衣,估價24億。一件是漢代玉凳,拍出2.2億高價。這兩件『寶物』的鑑定均有故宮專家參與。一時間,社會輿論對虛假鑑定問題反映強烈。
故宮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正是這種鑑定亂象中裹挾著故宮專家,令故宮博物院聲譽受損,於是才發出上述聲明。一位故宮退休古建專家告訴記者,故宮有專門的對外聯絡部門,院內員工參與外界活動或接受參訪都有相關程序。但確實也有接『私活』的現象,據其了解,目前也未明確處罰措施。 國家文物局相關負責人日前針對鑑定市場的亂象表示我國尚未建立文物鑑定資格管理制度,鑑定資格准入和鑑定行爲監管體制尚未確立,加之鑑定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確實存在受利益驅使隨意開具鑑定證書的現象。今後,國家文物局將推動建立文物鑑定資質資格管理制度,規範文物鑑定市場。 『金縷玉衣』和『漢代玉凳』 曾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中國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等職務的楊伯達及其他4位專家,隔著玻璃鑑定一件玉衣,聯名簽署一份價值24億元人民幣的證書。犯罪分子以此爲據騙取銀行貸款。漢代玉凳於去年拍出2.2億元天價,之後江蘇邳州一趙姓老闆承認該玉凳爲其組裝製作。據媒體報導,當初鑑定的專家周南泉是故宮博物院研究員。 來源:北京晨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