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2011年的狂熱頂峰,去年我國的藝術品拍賣市場迅速滑坡。今年藝術品春拍即將開始,市場行情怎樣?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為何亂象叢生?對這些問題昨日,北京某著名拍賣公司掌門人之一鄧斌(化名)來到成都,與成都藏家面對面。在預測今年市場前景時,鄧斌分析道,延續去年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下滑慣性,今年藝術品拍賣行情將保持調整毫無懸念。接受採訪時他直言,現在藝術品拍賣市場亂象叢生,如果不及時剎車,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將難以迅速走出瓶頸期。 亂象一 老賴不少 拍而不買讓業界受傷 2011年,最受矚目的拍品當屬齊白石最大尺幅作品【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俗稱『大老鷹』)。2011年5月,齊白石【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從8800萬元起拍,最後以3.7億元落槌價被買走,加上15%拍賣佣金,最終總成交價為4.255億元,刷新全球中國近現代書畫成交紀錄。這件作品更讓齊白石登上近現代藝術天價王寶座。然而令業界震驚的是,買家後來卻以作品真偽存在爭議為由,至今沒付款。談及這件拍賣大事件,鄧斌笑言,藝術品拍賣市場老賴不少,他所在拍賣行都向法院訴訟了多次。『老賴有兩種:一種是有錢、但不是很懂的藏家;另一種是沒錢,但懂行的買手。』他扳着拇指向記者挨個說道,前者不付款,可能是對拍品真假有疑問;但後者完全是為了倒買倒賣,擾亂市場。鄧斌說,遇到好拍品,買手會下狠勁拍下來。然後加價20%―30%找熟悉的藏家接手。運氣好就賺上一把,運氣不好轉賣不出去,他當然就會當老賴。鄧斌透露,以前的藝術品拍賣會,買家僅憑一個身份證就能參加。現在,為對付這樣的老賴,拍賣行只得紛紛增加保證金。 據中拍協公布的【2010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計公報】顯示,國內藝術品按時結算率非常低,2010年度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中,中國書畫、油畫當代、瓷玉雜項的未結算率分別達50.6%、43.3%、43.5%。對此,拍賣界人士呼籲建立一個業內『黑名單』,或倡議聯合國內外幾大拍賣行,提高競拍者入場門檻。現在,優秀書畫拍賣專場保證金已達到百萬元以上。 亂象二 『拍托』盛行 賣一個價結算另一個價 現在什麼行業都有『托』,拍賣行業里『拍托』也蔚然成風。鄧斌告訴記者,雇用『拍托』等進行假拍是業內公開的秘密,『不能說每家都有,但很多拍賣公司都這麼幹。』據透露,2005年初,剛成立的北京某拍賣公司的第一場拍賣會就刷新了拍賣紀錄。宋徽宗的【桃竹黃鶯卷】拍得6116萬元人民幣。但事後被證實,競拍得主只向拍賣公司匯出1500萬元。鄧斌說,這幾年這樣的事很多,且數額更大,手段更高。莊家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在一段時間內炒作某位畫家的作品或手中的其他拍品。據透露,這種『合作』的具體運作路線是:買家、賣家、拍賣行會事先約定一個真實成交價。拍賣會上,買家或賣家會聯繫一些『托兒』,虛抬該藝術品價格。在叫價達到策劃好的價位時,拍賣師就會落槌,但這個價錢是給別人看的,真正結算時還是按事先約定的真實價格結算。 【拍賣法】規定,拍賣企業不得參與買賣或自營,是為了強化拍賣企業的中介地位形象,避免拍賣企業因私下交易帶來豐厚利潤而喪失對買賣雙方相對公平的地位。拍賣市場還有一個亂象就是,拍賣行自買自賣。前兩年,看着藝術品市場驕人的戰績,不少拍賣行按捺不住偷偷地入手拍品,進而自己轉手拍出。『你想想這樣一來,市場有多可怕。賣同樣兩份菜,賣自己的掙100%利潤,賣別人的只掙10%佣金,自己的肯定天花亂墜地重磅推出;而別人的當然就放在邊邊角角,陳列出來就好。這樣,往往好東西反而賣不出去。』 來源: 成都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