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南懷瑾提做人不能犯三錯:德薄而位尊 智小而謀大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3-2-25 19:29| 發布者: 濟世| 查看: 2492| 評論: 0|來自: 新民晚報

摘要:  以精研佛心、道丹、行表的國學大師南懷瑾辭世了,他是在蘇州太湖他所創辦的太湖大學堂安詳地走的。他的道德學問為世所知,獲得盛譽。    我很早就知道南懷瑾的治學成就,他在台灣講學,出版的演講錄【論語別 ...
 以精研佛心、道丹、行表的國學大師南懷瑾辭世了,他是在蘇州太湖他所創辦的太湖大學堂安詳地走的。他的道德學問為世所知,獲得盛譽。 
  我很早就知道南懷瑾的治學成就,他在台灣講學,出版的演講錄【論語別裁】,是我研讀受益的著作。他的文集不是高頭講章、不是故炫博學、不是巧言譁眾……而是以通俗、生動、深入淺出的風格令我愛讀。
  【論語別裁】風行海內外,連工商界人士也購置於案頭,從中了解中國歷史、經典及有助他們從事工商企業的知識。
  香港有一個書商陳明濱以『青年書局』開設於狹隘的僻巷小樓,專售南懷瑾的著作,書局卻不冷落,出售之數不少。總計他的著作有數十種。經營的書商也不貪求多利,以淡泊伴這些著作進入中年,令人見之多表敬意。 
  對南懷瑾,會有研究的專人,我讀他的著作,談不上有深刻的體認,但卻很欣賞他有關做人有三個錯誤是不能犯的遺言――
  『人有三個錯誤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這三種錯誤,是提醒做人的哲學。當今之世,世道詭譎、浮躁,我們看到的社會現象或政治行情,不少的人是反南懷瑾的告誡行事的,追求的是名利,追求的是虛假的聲譽,逞強的是不符能力的權位……流風所至,文化學術界也多有犯三錯的知識分子,假學歷、假文憑、假履歷、假論文……不是常見於輿論揭露嗎?
  『名為公器』,是嚴肅的行規。【莊子・天運】中引老子的話:『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義,先王之蘧廬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處。』這是反之而會犯錯的。白居易有領悟曾寫【感興】的詩,說『名為公器無多取,利是身災合少求』。
  南懷瑾提做人不能犯三錯,是他平生閱歷所得、觀察世事的良言,在【論語別裁】中散見於他作的分析,但遺憾的是未能就此作進一步的發揮。我想,連孔子也自惕於名位,他曾嘆息:『手無斧柯,奈龜山何!欲望魯而不見,歸而任教。』
  孔子這番嘆息,是知道自己無名正言順的職位;想到魯國從政而不可得,只好回頭從事教育以收弟子傳教了。
  多年前,曾有金陵之游,於中山陵之旁得見一座墓園,墓碑上刻的姓名是『廖仲愷、何香凝之墓』,別無一字敘及生平事跡,令我拜謁之下,不勝感慨!誰都知道廖仲愷、何香凝是追隨孫中山從事革命的功勳人物,廖被蔣汪暗殺,何則繼承廖志,追隨中國共產黨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大業,成為傑出的婦女英傑,同時也是馳名海內外的畫家,可是廖何去世之後,不爭八寶山尺寸的墓地,而雙葬於孫中山陵寢之旁,墓碑也隻字不敘及生平壯烈的事跡。如果南懷瑾游南京,看到廖何之墓,我想是會驚服於先烈的行事,堪稱做人的典型的。
  我當年謁墓即景題了小詩作奠――
  松柏森森蟬自鳴 墓園無字紀高勛
  忠肝義膽稱雙絕 早有豐碑樹世心
  曾敏之
來源:新民晚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