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節前,假日生活版聯合人民網強國論壇共同推出調查――『2013年節假日您打算怎麼過』,網友紛紛參與調查並曬出自己的春節放假安排。 在參與人民網強國論壇調查的網友中,近半數的網友選擇回家過年。其中,46.2%的人回老家過年。42.8%的人在現居住地過年。有5%的人以旅遊的方式過年。另外,6%的網友有其他獨特的過年方式。網友cainimm說:『過年了,難得的假期。本來與朋友約好一起到三亞曬太陽,看大海。可是媽媽說「不行」!理由一,過年,要全家一起,團團圓圓。理由二,過年,要上墳祭祖,祈祥納福。理由三,都出門旅遊,大年三十家裏豈不冷清?過年,要守歲,千山萬水都為一個回家!我們最終決定過年不出門了,在家團圓守歲!』 至於春節放假期間有哪些日程安排,51%的網友表示,春節期間忙於走親訪友;32%的網友選擇休閒娛樂;另外,有5%和4%的人分別以加班工作和參與志願服務的方式度過蛇年春節假期。 在有關春節旅遊地的詳細調查問題中,87%的人選擇國內游,13%的人則選擇出境游。(王洋) 麻將知多少 麻將牌(又稱麻雀牌)是由明末盛行的馬吊牌、紙牌發展、演變而來的。而馬吊牌、紙牌等娛樂遊戲,又都與我國歷史上最古老的娛樂遊戲――博戲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麻將只有100餘張,打起來卻豐富多彩,既鬥智又鬥勇。前人對參加打麻將的牌手曾有要求:『入局鬥牌,必先煉品,品宜鎮靜,不宜躁率,得勿驕,失勿吝,順時勿喜,逆時勿愁,不形於色,不動乎聲,渾涵寬大,品格為貴,爾雅溫文,斯為上乘。』這正體現了麻將娛樂本身的內涵和精神。 正因為麻將牌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娛樂性和益智性,因而很受人們的喜愛,流行很廣,影響很大。 上世紀20年代初期,麻將牌不僅在亞洲盛行,而且還流行歐美。當時出口的麻將牌,牌面上往往還有阿拉伯數字和英文字母。國外有許多詳細敘述麻將打法的書籍和研究麻將打法的雜誌。日本等一些國家還有專門研究麻將牌的團體以及定期舉辦全國性的麻將大賽。在歐美,把麻將視為體現東方情趣的古董,裝進雕刻精緻的盒子珍藏起來也不乏其人。 隨着現代科學的發展,電子計算機的觸角已經伸到生活的各個領域。近年來,有人開發出『麻將軟件』,人坐在計算機前,按動鍵盤,就可以同計算機打起『雀戰』,其樂無窮。 麻將的玩法眾多,已經衍生出國標麻將、北京麻將、廣東麻將、上海麻將、海寧麻將、太原立四麻將、成都麻將、台灣麻將、武漢麻將、天津麻將、日本麻將、香港麻將等多種玩法。 現在,麻將已成了許多人的一種娛樂活動。離退休的老同志,有閒暇時打上幾圈,精神煥發。家庭裏,逢年過節,舉家團聚,打幾圈麻將,也洋溢着節日的歡快。 (王天樂整理) ●年畫中的記憶 1月29日起,文化部和國家圖書館共同舉辦『年畫中的記憶――國家圖書館藏年畫精品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年畫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作品展』。國圖從4000餘幅傳統年畫中遴選120幅具有代表性的珍品集中在稽古廳中展出。該展覽在春節期間繼續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 ●網絡讀書過年 2月4日起,國家圖書館聯合全國66家省市公共圖書館共同舉辦『網絡書香過大年』系列春節活動,通過網絡平台分享100萬餘冊中外文圖書、700餘種中外文期刊等總量超過120TB電子資源。 此外,各地圖書館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春節活動,比如遼寧省圖書館舉辦珍貴古籍特展、燈謎會等活動;首都圖書館舉辦『京城驚喜』主題展覽。 (王珏整理) 來源:人民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