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林肯表演藝術中心被譽爲『世界最大的文化建築群』,旗下有美國大都會歌劇院、紐約愛樂樂團等11個知名藝術機構,是美國非營利行業的一個縮影。圖爲林肯中心2012慶典上的芭蕾舞表演。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伊芙琳和沃爾特・哈斯基金會今年1月底公布了對全美範圍內非營利機構融資情況的調查報告。報告顯示,經濟不景氣並非當前美國國內藝術機構融資難的唯一原因。根本問題在於,許多藝術機構在融資制度上存在缺陷。如果不對制度設計進行重新規劃,融資難還將長期存在。 這份長達36頁的研究報告題爲【發展欠缺:全美非營利機構融資問題研究】,對美國1852個非營利機構進行了系統調查,其中藝術人文機構所占比重爲11%,僅次於公共事務機構。主要受訪對象爲各機構首席主管和首席融資人,而他們中有相當數量在調查中對所在機構融資情況存在認知差異。報告指出:『很多非營利機構的融資已陷入惡性循環,嚴重威脅了後續融資活動。』 報告顯示,融資人面臨的各方壓力非常大,許多人甚至表示自己已瀕臨『崩潰邊緣』,但所在機構的首席主管和董事會並未給予他們足夠支持,也沒能從整個機構層面拿出有效的融資計劃。近半數受訪的首席融資人表示自己計劃兩年內辭職另謀出路。 對同一機構融資效率的評價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了首席融資人和首席主管之間缺乏默契。只有58%的首席融資人認爲自己機構的融資 『高效』或『非常有效』,但在首席主管中這一比例高達83%。一致認爲自己機構融資『非常高效』的不到15%,而這些機構中有高達25%的預算資金來自個人捐助。有近1/3的融資人稱他們被施加了『不切實際』的融資目標。首席融資人的年薪從4.9141萬美元(預算100萬美元以下的機構)到10.0127萬美元(預算超過1000萬美元的機構)不等,差異不大,激勵機制匱乏。 伊芙琳和沃爾特・哈斯基金會高級主管林達・伍德表示:『融資不可能只是個人行爲,必須成爲上到執行官下到普通員工共同考慮的問題。』報告撰寫人之一馬爾拉・克里尼厄斯指出,此次調查中首席融資人與首席主管的比例爲2∶1,融資人這一角色過去常常被忽視,但他們的工作壓力和難度相當大,急切渴望改變自己的工作狀態。 事實上,藝術機構融資人工作已被戲稱爲『旋轉門』崗位,職位空缺是常有的事,近半數的空缺崗位空缺時間超過6個月,這種狀態嚴重阻礙了藝術機構對外持續性合作關係的建立和有效的融資行爲。報告稱,融資必須從個人行爲轉變爲機構行爲,在整個機構中構建『慈善文化』,讓每個人都成爲合作關係的參與者,從而尋找潛在的捐助客戶是比較理想的狀態。尤其是各機構首席主管,必須從制度上保證他們對融資行爲的參與,以此跨部門地開展有效的融資活動。(黎驍宇) 來源:中國文化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