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贗品古董海外洗白回流 不保真成拍賣行暴利源頭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1-29 19:18| 發布者: 山東受學| 查看: 1439| 評論: 0|來自: 人民網

摘要: 拍賣場上存在贗品是古董行公開的秘密。2012年上半年,筆者赴倫敦對幾家國際大拍賣公司做了調查,統計出大拍的贗品率在10%上下,最高達到15%左右,這基本代表了最高等級古董市場的現狀。10%的贗品一半是為淘寶客準備 ...

拍賣場上存在贗品是古董行公開的秘密。2012年上半年,筆者赴倫敦對幾家國際大拍賣公司做了調查,統計出大拍的贗品率在10%上下,最高達到15%左右,這基本代表了最高等級古董市場的現狀。10%的贗品一半是為淘寶客準備的,另一半是為行家準備的。

海外拍賣市場上確實有大量流傳有序的真品、精品,但某些回流的贗品,因國人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中國暢通無阻。

2012年倫敦春季小拍上,一件斷代為清代18-19世紀的雍正鬥彩龍鳳紋碗,定價為4000-6000英鎊,經過十幾輪爭搶,價格飆升到18萬英鎊,即180萬元人民幣才落槌。落槌後還有人說:『這件東西來源好,是英國一個老太太家裡流出來的。』買家感到吃了定心丸。但此刻的買家根本看不到,180萬元的這件雍正鬥彩碗,碗心正面,迎面的一條龍,嘴巴是閉着的。筆者曾翻閱大量館藏文物,雍正的迎面龍很多,都是張開大口,氣吞山河,恨不得能生吞活物,這才是雍正王朝,盛世之龍的氣魄。

同樣也是海外小拍的另一條雍正青花穿花龍紋膽瓶,香港人以300萬英鎊,約3695萬港元投得。但是,瓶上龍爪,竟然狠狠地抓向的自己的臉,姑且稱其為『抓臉龍』。別說是雍正一朝,就連整個清代的龍也找不到龍爪不往外抓而抓臉的。

更有趣的是,不久前,英國拍出約合人民幣3000萬元的雍正款青花穿花龍瓶。同場有一件藍地黃龍盤,來源註明為『據說購於Bluetts』。一件五彩龍鳳碗,來源註明為『購於四五十年代』。雍正款青花穿花龍瓶沒有註明來源,但國內報道中有一段1945年的故事。真是迷霧重重。媒體報道有時只看價格,不看真偽。

筆者以為,考證千萬至過億元價格的重量級藏品,一定要有真實來源及可信資質大公司1993年前的藏品著錄,這樣才會減少出錯概率,而不要落入古董商的老套故事,否則真是被賣了還幫着數錢。

上述海外小拍公司的贗品,不僅為贗品製造了價格,最主要的目的是為贗品製造來歷,洗白後最終流回國內拍場。由於微博的傳播,阻止了那條『閉嘴龍』和『抓臉龍』登上國內拍賣圖錄封面。可在過去20年中,海外贗品洗白倒流國內拍場,並登上封面或者封底的事,屢見不鮮。如2002年香港拍賣的乾隆百鹿尊、2006年香港拍賣的康熙青花直頸瓶等都是海外拍賣後,隔年登上國內大拍或封面的。資本包裝、小拍撿漏、大拍論證、回流上拍,這就是筆者所見的贗品洗白之路。

贗品流通,其中需有古董商之手。古董業界所謂的鑑定專家會做兩件事:一、在市場中找出真文物;二、仿造出博物館才有的特級文物。往往後一條要等到鑑定家去世後才會寫入歷史,如鑑定專家孫瀛洲先生仿宣德器、郭葆昌先生仿琺瑯彩、粉彩,當時就馳名中外,現在更非秘密。時至當下,古董界自然也逃脫不了這仿製的傳統。

近20年仿古,是歷史仿製文物的巔峰時代,十多年前,高仿就是為了賣到國外換取外匯的。而近十年,是經國外資本包裝後倒回國內欺騙本土藏家的。這些魚目混珠的高級贗品,擾亂了文物和鑑定市場,現在一些媒體又用所謂的專家來混淆視聽。很難想象,如果有一天贗品進入了博物館,擾亂館藏,那才真是坑害一代又一代。

中國藝術品市場中,由於一級市場機制不健全,反是依靠二級市場拍賣形成了定價。拍賣公司近七八年順風順水,但拍賣公司一直被質疑操縱市場,通過媒體廣告、虛假報價、黑箱操作等手段抬高藝術品價格。近年中拍協又曝光拍賣真實成交的問題。

近幾次拍賣,市場衰落跡象顯現,需要反思的一點就是誰造就了拍賣中大量的贗品。

【拍賣法】第61條規定:『拍賣人、委託人在拍賣前聲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真偽或者品質,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幾乎所有拍賣公司都會在拍前聲明:『對拍賣品的真偽或品質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拍賣法】第61條為贗品打開了一條綠色通道。相比之下,在海外拍賣如遇贗品,出具有三位以上社會認可的行業鑑定家簽字文件確係贗品,海外拍賣行可以執行退貨。國外最著名的拍賣行百年來都不曾迴避贗品,雖有風險但也執業至今不倒。

20年前拍賣業是中國的一個新行業,當時的『不保真』條例或是為了壯大行業。但時至今日,『不保真』條例免除了拍賣行的責任,對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甚至意味着『暴利信號』,一些小拍賣公司甚至整場瓷器皆為贗品。

近兩年,拍場日漸冷清,這與經濟環境有關,但一大原因是『不保真』條例把普通人逼出市場,市場中多見行家,行家出價自會理性,市場也就呈現價格回落。筆者以為,修改【拍賣法】第61條已是迫在眉睫。


來源: 人民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