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是青磚黑瓦的古樸模樣,依舊掛着『劉湘公館』的黑白銘牌,如果不是兩旁站立的6位身材窈窕的服務員微笑着齊聲問候『晚上好!請問您有預訂嗎』,幾乎沒有人會察覺到劉湘公館已經悄然變身為一家豪華餐廳,不知情的人恐怕還會以為餐廳的老闆就叫劉湘。 4年前,儘管民意沸騰,重慶市渝中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劉湘公館沒有逃過被拆除的命運。那時,還有很多民間文物保護人士憤然質問:是誰強拆了劉湘公館?而如今,儘管重建後的劉湘公館通過了文物部門的驗收,依然是文物保護單位,但在重慶市眾多民間文物保護人士眼中,它只是個不折不扣的贗品。他們更憂心的是,在城市建設的洶湧波濤中,重慶其他尚存的名人故居和文物古蹟會遭遇同樣的命運。 文保單位重建後悄然變身 抗日名將李根固與劉湘如今成了鄰居――李根固舊居與劉湘公館都坐落在重慶市李子壩抗戰遺址公園內。 2012年9月10日,重慶旅遊頻道的一條官方微博引起熱議:李子壩抗戰遺址公園裡,川軍抗日名將李根固的舊居被圍起來正在施工。從外牆貼的宣傳效果圖看來,這裡要被裝修成『根固雪茄會所』。之後有媒體報道,雪茄吧建設意向屬實。相關部門在了解情況後,迅速叫停了項目施工,並明確今後要對李根固舊居進行完好保護。 當年9月18日,中國青年報記者在李子壩抗戰遺址公園內發現,李根固舊居已停止施工,也看不到任何有關『雪茄會所』的宣傳,但房子被『創建環保模範城市』的海報圍住,依稀可見裡面搭建着密密麻麻的腳手架。但是否還會再建雪茄會所?公園管理處辦公室大門緊鎖,記者撥打負責人電話,也無人接聽。而當時,同處在公園內的劉湘公館內正在裝修,管理處的一位老師傅告訴記者,這裡將開一家湘菜館。 2013年1月8日,中國青年報記者再次來到李子壩抗戰遺址公園,發現李根固舊居的外牆已經粉刷一新,裡面的裝修仍在繼續。記者詢問裡面一位貌似裝修負責人的男子這裡要做什麼,對方警惕地看了一眼記者,回答說:辦公室。 記者隨後來到劉湘公館。從外觀看,這幢樓除了門前彩燈閃爍的聖誕樹,和以前別無二致。推開門,暖氣撲面而來,精緻的大理石地面,光彩奪目的吊燈,吧檯後服務小姐親切的笑臉,無一不彰顯這是一個高級會所。 這裡已經變成一家以粵菜和湘菜為主的餐廳,一樓是休閒區,二樓和三樓總共有11個包房,三樓包房裡還設有麻將機等娛樂設施。身着黑色套裙的服務員告訴記者,來這裡消費的客人每客餐費500元,實行配餐制。 4.6億元打造的抗戰遺址公園內能看到什麼? 劉湘公館並非特例。記者在李子壩抗戰遺址公園發現,除了這些建築外牆上懸掛的黑白銘牌記錄着這些建築的歷史,幾乎沒有哪個地方可以走進去參觀。交通銀行一號樓里是新浪網重慶頻道的辦公室,交通銀行二號樓開了一家名叫『生生公館』的餐館,『生生公館,民國范兒』海報張貼在路燈上,上面還有兩個活色生香的民國美女。 李子壩抗戰遺址公園於2010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據稱是『重慶市渝中區歷時兩年,投入4.6億元修復的』,『重慶首個抗戰遺址公園,也是國內首次以抗戰為主題展示歷史文化保護成果的公園』。『公園,有12萬平方米。園內包含5組(9棟)抗戰歷史文物建築,分別是高公館、李根固舊居、劉湘公館、國民參議院舊址、交通銀行學校舊址(含地下金庫)。其中,劉湘公館是遷建而來,按原貌復建的。』一位文物保護專家告訴記者,除了李根固舊居外,其他建築都是重建的。 民間文物保護人士對這個抗戰遺址公園並不認可。在重慶生活網上『記憶之城』板塊,活躍着一個民間的文物古蹟保護群體。一個叫『老錢』的網友以『老錢的2010――行走、拍攝、感悟,李子壩的幾個新文物』為題,拍攝了李子壩抗戰遺址公園的建築群,稱它們為『新文物』。有網友跟帖說:『也只有麻喝 (方言,意即欺騙)娃兒和外地人。不過呢,新文物有比沒有好。』立即有人表示反對:『好好的建築拆了異地重建,既失去文物原有歷史價值,又浪費納稅人的錢財。』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