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美麗中國行:『東方文化碼頭』營造中國文化新絲路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1-28 22:44| 發布者: 里人| 查看: 1591| 評論: 0|來自: 中國新聞網

摘要: 中新社上海1月28日電 題:『東方文化碼頭』營造中國文化『新絲路』    中新社記者 陳靜   藏區青年畫家中西合璧兼具民族特色的畫作、上海『85』後藝術家清新的海派新風格作品……一批代表當今中國藝術水 ...
中新社上海1月28日電 題:『東方文化碼頭』營造中國文化『新絲路』 
  中新社記者 陳靜
  藏區青年畫家中西合璧兼具民族特色的畫作、上海『85』後藝術家清新的海派新風格作品……一批代表當今中國藝術水準的藝術家及其繪畫作品,正首次以『主旨參展國』身份亮相美國『洛杉磯藝術展』。
  在這個美國西部地區最大、最知名的藝術展會上,中國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組織的展團內,藝術家們在傳統『九宮格』布局的展區里圍繞『融合』主題,各領風騷。 
  中國的文化對外貿易興起很晚。過往文化產品一般被視爲國家形象、社會發展水平的『點綴』。苗子文化公司負責人、『第六代』電影人陳苗回憶,1998年她從好萊塢回上海創業時,中國文化產品『走出去』者可謂『鳳毛麟角』,實現外銷並產生利潤的實屬罕見。
  現如今,雖然中國已成爲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產國和第一大電視劇生產國,其出版規模也居世界第一,但在對外文化貿易中,由於服務交易、物流、金融等渠道的『瓶頸』,文化貿易逆差明顯。
  上海去年率先在外高橋保稅區成立了國家級的對外文化貿易基地,逐一破解文化貿易『短板』,成爲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全新窗口。作爲具有保稅優勢的公共服務平台,文化企業及其產品在這裡進行保稅展示可享受通關便捷,不但省去一些報關環節,提高文化貿易運轉效率,也使資金占壓的問題得到解決。中國特色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正在此加速『進、出』。
  該貿易基地已經集聚包括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在內的120家文化和貿易企業,註冊資本超17.5億元人民幣,去年前三季度貿易總額逾15億。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正爲逾萬宗掛牌中國境內的文化項目尋找國際『落點』。
  在這裡的東方國際文化貿易中心,記者看到數千隻半米高的銀色金屬圓筒。工作人員告知,裡面是從默多克新聞集團購回的電影原版膠片,這750餘部經典華語影片和視頻資料2010年年從香港運抵內地,以『入境不通關』的保稅方式儲存,成爲華語影片『寶庫』。在中國內地設立首個文化產品保稅倉庫,也屬創新探索。
  這一綠色通道給了星空衛視極大信心,星空衛視執行長田明透露,今後,不僅會將其華語影視片庫3萬多盤資料帶全部運入保稅區內,還將把節目製作、發射等相關傳媒業務也逐步轉移至此。
  有『東方文化碼頭』之稱的上海,曾目睹眾多優秀中國文化漂洋過海,亦薈萃了世界各地文化。如今,這個文化貿易基地正在國際市場努力爲中國文化產品和服務『開疆闢土』。半年前入駐的苗子文化公司已從中獲益頗多。陳苗說,去年該公司攜其力作【星星的孩子】隨文化貿易基地組團出席『香港影視展』,此行令公司首次實現與境外知名發行公司的合作,這部關注自閉症兒童題材的影視產品成功遠銷海外。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01年至2010年間,中國核心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出口平均增速分別達到15.9%和28.7%。2011年中國文化產品出口達到187億美元,同比增長22.2%。2011年上海文化產品和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更實現順差35億美元。
  不過,上海市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秘書長張止靜認爲,上海乃至整個中國的對外文化貿易,目前仍處起步階段,培養國際文化貿易眼光、拓展國際市場渠道成爲關鍵。
  上海日益活躍的對外文化貿易,爲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提供了有力支撐。據了解,未來3年,該貿易基地將打造包括國際文化貿易服務創新平台、信息諮詢平台、展示推介平台等在內的5大功能平台,並進一步聚焦功能提升和服務創新。今年將加強與知名國際節慶會展的合作,促進文化貿易發展。(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